王晚萍
晋城市第三中学校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新的高考评价围绕“一体四层四翼”来展开,高考试题突出综合性、应用性等特点。如何在紧张、有限的高考备考中激发考生的学习原动力,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一起带考生们来解读思维导图在高考备考和应考中的运用,希望考生们能有所收获。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思维导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简单地听教师的讲解,还应该关注复习这一个学习环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政治知识的学习。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关注复习这一教学内容,探究多样、有效且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复习中,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政治知识的复习,让学生的复习效率更高。
二、高中政治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形象化的一种工具,学生可将其当作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手段,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学习转变成主动积极的学习。学生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前,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每个知识点,充分掌握各知识内容之间存有的逻辑关系。学生通过互相沟通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并寻找出有助于理解的事例,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有效提高,还能使学生保持学习新鲜感。通过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进行深刻把握,学生则能够根据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以此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得到有效激发。
(二) 有助于学生梳理与整合内容
高中政治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节课、每一框之间都存有具体联系,且必修的四本教材也存有内在联系。基于此,学生在对政治知识理解的时候,需从整体上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把握,而不能将知识单纯割裂。而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将教材当中的各知识点进行联系,并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以促使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全面的认识。从点至面的教学,通常可以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梳理,并促使新旧知识实现有效整合与构建。同时,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还能对自身已具备的知识进行整合,并构建起各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课前教学
政治教师在课前准备的环节中,通常需从教材的编写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发,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其重难点、教学全过程。学生在教师具体教学前,可进行相应的预习,且学生自身的预习效果通常对新课的学习与理解有着重要影响。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需注重与已学习的知识相联系,并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状况,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发散性思考。
例如,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展教学时,学生可以联想到民族多样性、民族团结一致、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宗教信仰等有关内容。学生根据其自身的生活常识,深入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对该制度的产生形成相应的好奇心,如制度产生背景、制度获取的积极影响、制度落实的难度、怎样完善该制度等,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其进行陈列。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后,不仅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更容易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这不仅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的细化与补充,而且通过和教师的思维碰撞与互动,更好地解决自己预习时存在的制度产生背景、制度获取的积极影响、制度落实的难度、怎样完善该制度等问题与疑惑。因此,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有效突破教材教学的局限性,实现自身知识量以及学识的丰富,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框架。
(二)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政治知识
思维导图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思维方式,高中政治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应该注重思维导图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复习政治知识,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政治知识的梳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会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在引导学生复习“生活与消费”这一章节内容时,并没有直接地让学生进行政治知识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准备了纸和笔,让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的思维导图的构建。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与消费这一个题目作为思维导图的一级标题,使学生能够将一级标题进行一定的扩充,拓展出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和多彩的消费这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将其列为二级标题。在构建好二级标题后,便会将每个二级标题进行一定的划分,从而构建出三级标题。
例如,会将神奇的货币划分出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卡、支票和外汇这两个方面,使学生能够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三级标题。以这样的方式继续下去,直到学生能够复习完本章节所涉及的所有政治知识点。认为这种复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全面地复习政治知识,防止学生出现知识遗漏的情况。总之,高中政治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知识时,应该注重思维导入图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政治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总结
学生在课后学习中,课下的整理与复习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在完成预习以及课堂上的学习后,其对相关政治知识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了解与认识,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存有一定差异,在对相同知识进行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后积极查找相关资料或寻求教师的帮助,以实现思维导图的完善。学生在课后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整理与巩固,而且还能在做题的时候按照思维导图的关键词进行筛选与辨别。因此,学生在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绘制,还要通过集体力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导图的整合。对于高中生而言,虽然每个人对问题的思考方式都有所不同,但由于其年龄相仿,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约时间以及互相促进的效果,即通过每个学生优势的充分发挥,促使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完善准确。
(四)进行专题复习
在进行专题复习的时候,学生可以参照教材目录细化知识,再找出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将知识连接起来。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不能脱离教材,要梳理教材中所有的考点。
例如,在复习《文化与生活》知识的时候,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待文化,这样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当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待文化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文化的概念,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当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待文化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文化影响的特点、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深刻理解该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确定每个专题的知识脉络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知识,不容易出现遗漏知识的情况。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才可以培养政治学科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的具体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充足的思考机会,还能为学生构建起系统化认知,并顺利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使政治课的教学更具有条理性、直观性、探究性,从而使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焦晓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73.
[2] 胡梦月.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周刊,2019(73):122-123.
[3] 阳敏,丁仕国.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中应用策略的探究[J].高考,2019(29):19.
[4] 周荣林.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13):53-54.
[5] 严勇. 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