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 吴冬丽
[导读]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
        吴冬丽
        蕉岭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对师生关系有直接的影响与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效果。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学生;和谐关系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体。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小学班主任研究的重要课题,应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兴趣。
        一、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全面认识
        小学班主任必须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了解学生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第一步,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龄前儿童在正式上小学之前,已对周围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最基本的自我判断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明确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学习,而教师的帮助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给学生灌输相关思想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改进行为。当教师提出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究,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运用各种创新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喜欢上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更喜欢一个老师,自然就更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识别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种巧妙手段。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虽然,在课堂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既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又要建立完善的课堂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小学班主任的关怀对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多数情况下,如果班主任管理的稍微严格一点,就会影响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在履行管理职责时,应宽严相济,奖罚分明,有一个恰当的班级管理制度,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制度,使学生有一种自律的纪律意识,并与老师的管理工作积极配合,避免管理恶化师生关系。校长在建立班级管理系统时,可以选择科学的方法,对和谐关系的建设起到真正的积极作用,使系统更加合理化,更加人性化,避免因系统不合理而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在实践教学中,班主任充分利用每个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的优势和优点,为学生提供自主管理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管理,从而挖掘学生的优势和优点。民主优化班级管理制度,能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增强对班主任的信任,逐步实现师生关系和谐的目标。班委会由班主任组织召开,班委会允许学生综合其他老师的意见,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并发表意见,从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要有奖赏制度,不要盲目惩罚学生。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警告和处罚。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对错观念,既能更有效地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又能提高和升华实际教学效果。
        三、改善家校合作的管理成果
        教育不仅仅依赖班主任和教师,还需要家庭教育作为补充,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教师应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学会运用家长的力量,使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例如,可能会定期举行家长会议,让家长参与课程,为课程管理提出建议。还可以采用家长委员会的模式,定期对家长委员会成员进行考察、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宽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从管理经验来看,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有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寻找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一,父母给孩子们很大的学习希望,这使考试成绩成为父母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的唯一标准。小学生缺乏成熟心理特征,挫折能力较低,与父母沟通,可以让父母注意到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引导他们在家里养成良好的习惯,学校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班主任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档案袋,通过这个档案袋,家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记录学生的成长,因此家长、学生和老师必须共同完成这个档案袋。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档案袋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了依据,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改正缺点,从而不断进步。
        四、注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最不容小觑的部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要结合班里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例如我所管理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够好,因此我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读书仪态进行了训练,每天督促学生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读书时,提醒学生注意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在写作业时,通过巡视,发现学生们的不良姿势,同时进行纠正;在同学们发言时,教育他们双眼平视前方,背要挺直,声音洪亮,自然大方;在别人说话时,要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好的行为规范。
        结束语: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与小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自我约束,树立良好的小学生形象,深入观察、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小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优化班级管理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情感。
        参考文献:
[1]钱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0(11)
        [2]贺玉珠.略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3]袁红晶.浅议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