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结合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佘承敏
[导读] 班主任是小学班集体中的重要引导者和管理者
       佘承敏
        
        泸县得胜镇得胜中心小学校,四川 泸州 646126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学班集体中的重要引导者和管理者,对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后以及学习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肩负着开启学生语言文字教育的关键性。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大部分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身的情况。因此,要做到兼顾好日常教学和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对于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来讲,堪称为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能够将日常教育和班集体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班级的管理和教学发展的一个良好机遇,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对如何培养学生教育和综合素质展开探讨,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班主任 综合探究
        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对重要基础教育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语文对于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发展要求。既要兼顾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也要从中培养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为班主任兼任语文老师对的身份具有的双重属性,所以对于强化和加深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和生活习惯都有着异于其他学科教师的优势。因此将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身份充分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日常工作管理情况。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理念
        1、文字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文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对文字进行经常性的讲解与训练。因而能够更好地将思想道德教育融汇在日常教学当中。纵观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存在许多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文章。对于此类文章的学习教育工作,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主任的身份和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更好的阅读理解和引导。从文章作者的角度出发,对于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道德观念加以深刻的阐述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解感悟能力、思想道德观念。
        2、朗读练习中渗透思想观念
        朗读练习可以更好的辅助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文章适合学生进行反复多次朗读,以此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文章的选择上。语文教师更加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及内容,以此来达到对于人文素养教育提升的要求。语文老师可以借助班主任这一特殊身份,对语文朗读中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境界。充分利用早自习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有感情朗读。更好的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中心思想,还可以对文章的课后问题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深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观念,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
        3、融入学生生活,增加情感沟通教育
        班主任作为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身份,可以称之为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群之一,因此担负着更加重要学习和思想道德教育责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首先想到的都是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因此班主任肩负着巨大的教育责任,需要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沟通。而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班主任需要发挥的作用则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另外一方面是沟通学生的思想情感,经常性的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辅助教育,多沟通多交流多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从而提高学生自身整体的综合素养。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班主任管理思想
        1、生活化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所养
        语文教育的培养不能完全只是依靠语文课堂教学,对于课外语文活动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将生活化场景带入教学背景当中,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班主任可以利用其身份的独特优势,在课余时间充分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开展户外活动,参观当地的著名景观地点,在活动当中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特色所在。

在历史景观游览中,可以将景点为依托为学生详细讲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意义,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精神感悟,从而提升整体文化素养。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活动让学生记录游记观感,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于社会性话题开展辩论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
        2、小组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因为小学生处于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因此对与很多事物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语文班主任可以结合语文知识内容展开相关的活动。例如古诗背诵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当中提高合作意识。小组比赛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遵守比赛规则以及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小组比赛不同于个人能力展示,因此可以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此为小组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小组活动对于培养集体意识有着很强的作用。当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后,更加能够有效促进班级团结意识,更加有利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
        三、小学语文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1、  利用课本传授做人道理
        道德教育的实现,对于学生思想意识和树立道德观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当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对于教育方式推陈出现,更好地迎合当下小学生的口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传达做人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是处在学习做人的关键阶段,所以对于如何培养一个品格正直的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语文课文的学习当中,可以通过课文的学习向学生传递思想道德,例如真善美与假恶丑。让学生在课文学习当中感受到情感的真实流露,例如亲情、友情等真挚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文章学习中获取更好的共情能力。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情况以及学习到的人生感悟,加以总结归纳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2、利用课堂组织优化管理工作
        因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体系较为庞杂。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有效的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结合到一起,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产生团结友爱与相互帮助的理念,充分感知团队写作协作对于个人学习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将于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结合的方式,也更好的密切了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学生与教师工作和学习中的配合。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领导者,可以通过展开课余活动来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可以更好的加深巩固学生的理解。因此利用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展开相应的课外文化活动,可以更有效地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观念,促使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责任感。与此同时,也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深刻理解。
        3、班主任树立良好榜样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与学生有着更加直接密切的接触,因此教师的行为方式以及语言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规范学生的语言行为方式,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在提高班级管理的同时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能产生正确的引导。
        总结
        针对当代小学班集体的管理,不但要重视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班主任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的特点,可以更大程度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工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董月娟.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7).
        [2]谢倩倩.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讨论[J].神州旬刊,2016(11).   
        [3]冯志强.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整合探究[C].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讨论集,2019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