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合同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殷猛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投入的物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成为了关键的工作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带给大家参考意义。
        国网西藏物资公司  西藏拉萨  8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过程中,投入的物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成为了关键的工作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带给大家参考意义。
        关键词:物资采购; 合同管理; 企业效益
        引言
        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一些风险问题的存在不可避免,企业采购工作也会受到这些风险的直接影响。对此,企业在实施物资采购工作时,要注重科学化和合理化采购方式的运用,以此实现对物资采购的创新与协调,并以先进的物资采购方式为支撑,制定出完善的采购计划方案,从而保证物资采购能够合理、规范进行,为企业后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采购物资过程中合同管理面临的风险来源
        1. 1 来自市场的风险
        作为物资采购活动实现的载体———市场,存在着诸多影响物资采购的因素与风险,比如政策调整,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变化,节能减排,使得各种以钢材为主材的零部件、产品,会因为钢材供求及价格的起伏而发生涨落波动,这也是引发物资采购合同管理风险的最大因素,一方面会导致价格脱离预期,另一方面会造成货源无法保障。
        1.2来自合同管理自身的风险
        基于采购活动的顺畅完成和风险的防控,通常都会以合同的形式详细的约定好采购事项。由于合同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能够有效的约束双方,确保采购的完成。然而,如果合同本身存在问题,将会形成难以扭转的风险。基于此,在采购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和重视合同签订环节,从源头上杜绝合同风险的存在。通常合同会引发如下四点风险: 其一,标的物缺乏明确的关键指标,相关条款不清晰; 其二,未明确双方主体的经济、法律等信息及责任,导致签约后无法履约或毁约等现象; 其三,合同存在欺诈或不正当行为导致的风险; 其四,由于自身管理问题,导致无法履行合同。
        1.3质量风险
        因所采购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各类风险都被成为质量风险。例如在企业采购时,许多不法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将质量较差的产品混入到物资产品当中,使得企业所使用的物资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质量标准,此种情况不仅会制约后续企业生产,而且质量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同时也会留下安全隐患。另外,质量风险的存在也是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对企业社会效益也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2采购合同管理环节的问题
        2.1 价格方面的问题
        现阶段,物资采购方面很多企业并未能实现统一的价格管理,从而使得价格标准参差不齐,加大了采购管理难度。另外,由于主观性影响,在预估物资采购价格时存在较大偏差,导致价格制定缺乏可靠的依据。加之频繁的采购岗位调动,进一步加大了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缺位。合同订立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价格变动这一点。
        2.2物流信息方面的问题
        基于对内部环境的分析能够获悉,由于在设备管理与人员分配上,企业无法做到有效统一,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的效率及水平无法保持一致。以物资采购为例,由于公司无法完全有效的整合内部的物资供应,而且物流信息流通缺乏先进的系统支撑,很多时候无法及时与外部供应环节形成顺畅有效的信息交换,导致在对外沟通上企业处于封闭的局面。采购合同也应当注意物流信息的备注。
        2.3缺乏健全的物资合同管理制度
        物资合同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一些电建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在内部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物资合同管理部门,物资合同的管理与承办比较混乱。部分企业并没有对物资合同进行分级化管理,缺乏完善的授权管理体系,一些物资管理规章在审查过程中也没有得到落实,缺乏有效的物资合同管理评价机制。由于物资合同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在物资管理合同内容、权责等方面出现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不能及时追究到相关责任。

同时一些企业在物资管理合同中没有建立起相关的监管机制,不能对物资管理合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严重影响到物资合同管理重要性的发挥。
        2.4 缺少专业的物资合同管理人员
        现阶段我国企业物资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少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由于物资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物资合同管理人员既要具备较强的合同管理能力,还需要对法律、金融等方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物资合同管理人员,物资合同管理工作仅仅是由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财务管理人员并不能处理大量的物资合同管理工作,严重影响到物资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 采购合同管理的改进方案
        3.1 从制度上进行规范
        围绕采购事务,进行细化分工设立采购执行、资金审核、质量确认、采购监督四个节点,并明确各节点的职责范围,把管控责任落实到人,规范整个采购流程。同时详细明确的描述各岗位的具体职责,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寻找最优价格。或者以公开竞标的方式,从品质合格的供应商中筛选最优化合作对象,从而实现物美价廉。
        3.2制定完善的物资管理合同制度
        物资管理合同需要一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保障,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坚持协调性、全面性、合法性、专业性等基本原则进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
        切合实际的物资合同管理制度,保证物资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完善的物资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以法律为准绳,提高制度的实用价值好额可行性。具体说来物资管理合同制度中要注明物资合同的主要内容、违约责任等,这样当物资管理合同出现变更、违约等问题,就会及时找出相关责任部门和个人,避免物资合同矛盾纠纷问题的出现。企业在制定物资管理合同制度的时候,相关负责人,梳理工作思路,提出措施,着力加强物资合同履约管理,将管理流程中不同环节设置成关键点,牢牢把握时间节点,强化进程控制,建立了“日跟进、周汇报、月总结”制度,提高了物资到货管理的及时率、准确率,提升了物资综合管理水平。
        3.3重视市场调查
        在物资采购合同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市场调查,并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密切关注、准确把控市场走向和价格波动,占据物资采购的优势地位。所谓的市场价格调查,不仅仅是电话询价这么简单,单靠电话咨询并不能掌握市场的准确价格,需要与众多的供应商进行密切的谈判,基于同等的品质进行价格对比。在具体的调查中,首先,要选择长期合作且诚信度较高的对象,咨询市场信息了解市场价格; 其次,借助各种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商讨合作,借助不同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并着重关注新诞生的商家,此类供应商急需开拓市场、积累人气和口碑,因此质量更有保障;最后,为了把控好市场价格起伏的动态,有必要从外界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施以援手、出谋划策,定期更新市场信息与价格走势,掌握市场动态,对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进行修订,使采购成本得到有效的压缩与控制。
        3.4选择适宜的采购方式
        企业内部要共享供应商资源,所有的物资供应单位均要建档留存,并按物资类型与品质进行归类,列明其所供应的物品种类、品质、价格等,特别是标明其优点与不足,为后续的采购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的供应单位,并按照物资管理、品质确认、价格审核等程序进行统一采购,使采购活动实现高效、优质,最大化的为企业节省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生产流程与企业的整体发展,合行业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物资合同管理力度,从而促进企业物资采购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炜 . 企业物资采购在生产经营中的合规有效性分析[J]. 现代营销 (经营版),2019 (11): 140.
        [2] 王金艳 . 采购内控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思考 [J]. 现代商业,2019 (27):151-152
        [3]项花伟 . 关于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及防范措施分析[J] . 现代经济信息,2019 ,(15):73~73.
        [4]施华同。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刍议[J] .河南建材,2018 ,(05):418~4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