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0
摘要:在线开放课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网上教学课程,学习者通过远程自主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在线学习,课程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专业课程建设
1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1适应了网络时代教学需要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成长的“数字土著”学生,他们手中离不开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所有信息资源都可以从网络获取,传统的线下面对面授课方式已不适应。在新的环境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带来的契机,整合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1.2促进了教师教学综合能力
提升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已经成为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竞争力和办学水平的关键,这些变化随之也改变着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养。基于互联网的学生在线学习应该成为常态,而不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点缀。在新型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要适应新技术、新平台,制作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在课程平台浏览视频、案例、习题、讨论等各类资源。
1.3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在网络平台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都是经过省级或国家级认定,课程质量有保证,都是经过专业师资团队精心制作出来的优质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具有开放、共享的特点,是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碎片化学习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借助优质课程资源来实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2关于在线课程影响因素的探讨
在线开放课程使在线学习的方式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便能获取各类优质的课程资源,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到优质的课程教学。但是,就目前的在线课程资源质量来看,并非所有的在线开放课程都是高质量且都能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因此,各类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在线课程的建设与教学质量,采取一定的预防策略和保障措施以促进在线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确保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使用。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有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可供参考的课程质量标准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外的《在线课程量规》、国内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2010)》、在线开放课程的国家标准,以及部分地区和学校的技术规范性文件的梳理,整理出有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共性的质量因子,同时总结出其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在线课程建设的质量模型,将为建立科学的在线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提供重要的支撑。通过合并同类项或近似项,并与在线课程建设的教师进行交流,结合在线课程质量因素、评价体系建设等考查内容,通过对学者们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对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的要素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归纳出影响在线课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主要涵盖了课程设计与内容质量、教师素质、课程资源质量、技术支持水平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之下,又包含多个要素。课程设计与内容质量主要包含教学目标表述、视频(动画)的数量、视频(动画)时长、各类测试题数量、测试题难度、学习内容与目标一致性、学习内容的相关性、课程知识点设置、学习任务组织安排等要素;教师素质包含教学管理能力、内容表达能力、互动能力(提问、回复)等要素;课程资源质量主要包括教学规划设计、教学资源设置、视频(动画、微课)等制作效果等要素;技术支持水平包括各种内容的信息表达、页面设计效果、学生学习控制、易操作性、开发性等要素。
3在线课程影响因素及质量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影响MOOC质量要素方面,也有很多中外学者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目前,被参考次数最多的在线课程质量模型是在线课程质量量规(Quality Matter Rubric)。李青、刘娜在其论文《MOOC质量保证体系》(2015)一文中,也列举了多位国外研究者对于MOOC质量影响要素的分析情况。有的研究者表示MOOC质量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最重要的因素表现在开课前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中。
黄璐等人(2017)提出了MOOCs课程质量评价框架的4个构成维度和20个指标。
众多研究者所关注的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和标准,大多针对在线课程开发之后的质量评价所提出,对课程开发前期所需要做的有关课程质量的预防性的措施考虑不多。通过查阅以往研究者们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已经成为各类学校在线课程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者也已就其质量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4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注意问题
4.1课程团队建设
(1)课程负责人。对课程实施全面管理,负责协调课程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负责课程建设总体设计规划以及课程上线后的运行管理。(2)课程总监。对课程实施监督管理,负责对课程的教学视频(微课)脚本进行审核,从技术层面提出建议并予以指导。(3)助教团队。对课程运行进行管理,负责组织线上/线下教学、发布学习任务、回收学生作业、分析后台数据及课后答疑等。
4.2课程资源建设
可以采取引入、吸收、消化等方式把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整合,也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构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搜集包括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各种资源,提高课程资源质量与建设进度。后期在课程使用过程中,注意收集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提供在线开放课程所需的参考资料。
4.3加强课程管理
为了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必须加强组织管理。课程团队建立课程资源,需要接受教育部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课程上线平台是课程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的责任主体,必须为高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施对课程内容、学习过程等的有效监管;教师具备应用在线开放课程的理念,根据自身学校教学要求,维护课程资源,组织线上授课。
4.4实现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
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深入思考软件教学的基本规律及本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建立起以能力与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有限元分析与ANSYS工程应用教学创新体系。教学体系体现了理论与工程案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工程案例与有限元软件有机融合,所选取的案例均来自工程实践,用软件功能表达工程案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5探索线上教学、课堂研讨互动的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的翻转。线上课程及知识点由学生利用自由时间主动完成,线下课堂教学则由师生互动,共同就工程案例模型建立、软件操作技巧等问题进行研讨,对课程重难点进行强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双向互动形式进行在线学习,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5结束语
质量是在线课程建设的生命线。建设高质量的在线课程,也是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成果显示度、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学校在制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定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多方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价值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各学校实际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评定标准,这样既有利于强化课程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供需匹配,也有利于促进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良性发展和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沈成君.高等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思考[J].新校园,2018(5).
[2]张宇鹏.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纵横,2015(2).
[3]杨九民,李丽,刘晓莉等.在线开放课程中的交互设计及其应用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11):63-70.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Z].教高〔2015〕3号,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