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茹霞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东溪中学 福建泉州 362300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数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对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思考能力还有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落实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做好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工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思路;数学教学
数学这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性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能够认识到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重要性,探索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有效策略,在具体的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消除畏难情绪,从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希望可以实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灵活,能够灵活的掌握并且学会运用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初中数学教师因为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不高。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够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培养,让学生灵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就知道如何下手了,如何把数学问题转化为能够解决的方式或者数学公式,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而且学生如果掌握了有效的解题思路,那么创造性思维自然可以得到提升。这样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也就不会按照教材或者教师的讲解单一的解决问题,学生避免了思维定势的影响,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懂得采取多种方法去尝试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整体的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和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数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原理,同时也需要学生可以对相关的数学定理进行灵活的应用。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那么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握数学知识,不仅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明白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因。这对于学生更深刻的掌握这些知识和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水平会得到提升。同时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数学成绩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只有学生熟练掌握了数学的逻辑和原理,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这样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也就不会把数学问题作为难题去解决和处理,学生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怀揣着很大的乐趣和自信心。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会主动专心的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和个人能力水平提高都具有着积极地影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
要想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只有扎实掌握了基础知识,具备了基础知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解题思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运算法则还有公式和相关的定理,一定要保证学生学透这些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概念还有定理、公式的时候都喜欢死记硬背,这样其实只掌握了表面的知识,并没有对知识形成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所以当学生遇到一些灵活问题的时候还是不知道如何处理。而只有学生掌握了问题的本质才能达到灵活的应用,才能实行举一反三。比如在学习初中数学《零的绝对值》相关内容时,教师一方面需要让学生掌握零的绝对值是零,再有就是要把这个概念和负数还有正数绝对值进行联系。另外在讲解数学概念定理的时候可以尝试让学生了解这些定理概念形成的具体过程,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知识的本质,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学计划有序的开展落实,也可以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是比较好动和爱玩的。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在这个阶段还是无法得到有效的集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的单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所以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解题思路,首先就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图形和证明》相关的内容时,初中阶段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图形更无法很好的理解,那么教师可以按照实际的情况引导学生绘制图形,在这个基础上对图形规律进行理解,然后借助一些概念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学生能够融入到整个课堂的学习中,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那么教师才能有效的完成后面知识的讲解,从而提高授课的效果,在讲解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的解题思路得到培养。
(三)利用好的方法和思路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学生解题的关键。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的看到数学的本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并且积极地去自己总结和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主的学习和总结中能够获得思维的方法,逐渐的掌握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学会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在对数学的式子完成定向变形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方法就是配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发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在这个基础上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另外数学教师平时也需要给学生安排一些数学练习,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范围内去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然后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扩展题目的范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有所收获,这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也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数学课堂中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下文章,要注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学生多向发展。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提升数学教师综合教学水平,实现学生数学素养进一步的提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世辉.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年05期.
[2]戴德文.学以致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02期.
[3]张宜东.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应用[J];好家长;2015年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