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李晶晶
云南省保山市永昌小学 678000
互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行为互动,其表现为相互运用一定媒体交换资料、信息、观点、意见、态度和情感,以达到了解、信任与合作的目的。交往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活动,交往意味着交往双方均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体。小学英语的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学习的一部分,因而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比单纯教授语言更为重要。教师只有把学生看成是人,而不是有待加工的零件,才能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健康的兴趣,掌握良好的学习规律与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其“学习如何学习”,才能使学生健康地成长。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互动、交往能力呢?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互动、交往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英语学习的提高。英语是一门语言,由于缺乏有效的语境,因此在学习知识和获得技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每一个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A、B、C,但是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很多缺乏意志力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就要靠教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要适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兴趣,又要让他们感到一定的挑战,满足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感,维持学习的兴奋点。如,教师可以“竞赛激趣”。竞赛以其竞争性、主动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针对儿童喜欢活动的特点,每节课组织 一场形式各异的竞赛,能促进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互动、交往意识。如在教字母时可以进行字母竞赛。教师用手指在空中写一个A ,让学生猜一猜并说出来,说的最快最正确的小组赢一分。为了调节气氛,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还可以用下巴、腿、手肘等身体部位在空中“书写”字母。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一)教师的情感诱导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形成的铺垫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求知欲与参与欲。心理研究发现,人的情绪和情感能促进或阻止人的认知过程。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会思维敏捷,解题迅速;相反,情绪不佳时,则思维阻塞,反应迟钝,缺乏创造性。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诱导呢?
第一,教师愉快的心情能给学生带来快乐。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时刻以愉快、饱满、热情的情绪走进课堂,能传递给学生愉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反之,教师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满脸愁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第二,教师巧妙的语言艺术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
成功的英语语言教学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激励师。教师要用一颗慈爱、博大,包容之心时刻激励自己的学生永不放弃,不断进取,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其次,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幽默素养,因为教学幽默是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快乐的兴奋剂,能使 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活动,并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另外,教师要训练自己简洁明 快,通俗易懂的英语教学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快更简便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教学任务活动指示,避免学生因冗长罗嗦的讲述而感到厌烦,提高教学效率。
三、融入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
据问卷调查,当学生被问及“哪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学习英语兴趣”时, 63.37%的学 生回答“情景教学”;49.68%的学生回答“课堂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各种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佳境,从而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达到课堂教与学愉快互动的良好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渠道,为学生创造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认知互动,达到快乐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良好效果。例如,教师可利用给人立体想象空间的多媒体 技术、活泼生动的肢体语言、惟妙惟肖的角色表演、直观形象的图片、渲染感情的音乐等,为学生创造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促进英语教与学的愉快互动。
(二)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
心理研究表明,新颖有趣是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的重要因子。因此,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 ,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新颖有趣,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或方法来呈现教学内容 ,还要注意教学内容本身的新颖有趣,适当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情形,吸收一些新知识,使 新旧知识融为一体,使教学情境更富有实践性。这既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 求知欲望,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最新最实用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的需要。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 积累个人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创造更多的教学灵感。
四、 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有利于师生互动
学生的情感是否参与到英语的学习活动中,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习过程是以知识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于重大影响。但有时教师往往忽略了情意因素的作用,将课堂教学囿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中。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师生感情在教学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励学生乐学向上,形成积极的教育氛围。师生情感交流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师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语言能力,而且要特别注意情感教育。教师应重视感情投资,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不断给学生输送亲切、鼓励、尊重的情感信息,从而使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信心百倍地迎接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总之,无论教师运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都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激发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个体价值。组织交往、互动模式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有计划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让他们在平等、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下发展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操作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互动、交往。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有进取、创新的精神,不断的研讨和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以自身强大的内驱力,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使学生的英语学得更鲜活、更轻松,更具有生活性、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