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霖
深圳市福田区实验教育集团,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短跑教学作为小学体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目前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难点。其原因在于受小学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短跑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小学短跑教学中,以技能教学为基础,以兴趣活动为补充,提出了游戏教学法实施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短跑教学;游戏教学法;应用对策
教师合理、科学地运用体育游戏进行小学短跑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短跑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对学习短跑知识产生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体育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对小学短跑教学中运动游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有效运用游戏教学,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为教学作好准备
短跑在各种体育活动中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假使教师教学生时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课程枯燥无味,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通过活跃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添加一些更有趣的东西,如,为了让小学生牢固掌握短跑的起跑姿势,教师应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可灵活使用“抛绣球抢跑”游戏,将短跑起跑的基本动作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以激发学生参与短跑训练的兴趣,具体的游戏内容如下: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组,然后在每一轮的比赛中,从每个学习组中挑选出一个学生背对着另一个学生进行抛球抢跑动作,并由其他组员选择起跑姿势中的站式、蹲姿、半蹲姿等基本起跑动作为基础,做好抢跑的准备工作。接着就让大家比一比哪个学生抢到的足球最多,这样可以大大增加短跑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提高学生训练的效果。
二、有效运用游戏教学丰富短跑训练方法
小学体育课短跑教学中,如果直接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势必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特别是会使短跑教学气氛异常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参与短跑训练和教学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的短跑训练效果。要从整体上提高短跑教学效果,就必须立足于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理发育的特点与规律,灵活运用一些多样化、趣味性较强的训练内容与方法,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短跑教学的整体效果。
如在平时指导小学生进行短跑锻炼活动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躲闪跑、爬坡跑、自由跑、抢跑等多种短跑锻炼方法,既能有效地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又能使小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动作和要领,同时又能提高其参与短跑锻炼活动的整体效果。但应注意对不同短跑训练方法的运用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如保证短跑训练规则制定的合理性等。例如,对于下坡上坡跑这种短跑训练方式,相应的坡度不应设置得太大,一般应控制在4°以下,这样可以在学生下肢力量锻炼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短跑速度,避免因坡度过大而导致的受伤问题。另外,针对躲闪跑等这些短跑活动方式方法,还应科学地设计相应的活动场地、基本准则和要求等,以保证这些多样化的训练方式能在提高学生训练效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效运用游戏教学,对小学生进行趣味化放松训练
短跑课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放松训练,使他们在课后能得到一定的放松,消除因体育锻炼在课堂上引起的心理紧张和身体疲劳。设置这样的游戏,在课程的最后阶段,让学生能感受到更多的轻松愉快,在这样的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中学生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有效地锻炼身体。此外,在小学短跑训练中,老师也应提倡学生时刻保持微笑,在让脸部、颈部肌肉和肩部韧带得到适当放松后,保持手臂摆动的统一效果。这样,小学生的肢体平衡能力就会全面提高,即能与上肢运动频率配合成功带动下肢反应频率,久而久之,使上肢运动动作的控制更加协调。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短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小学短跑教学应充分认识短跑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合理、科学地开展运动游戏,使小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小学生在进行运动游戏的过程中,在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享受运动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感受运动游戏所带来的合作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合作默契,促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赟.基于良好心态对运动状态的影响浅析小学短跑教学的心理元素[J].青少年体育,2018(03):85-86.
[2]唐平海.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短跑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45(3):35-39.
[3]饶昆.植根于素质训练、辅助以游戏元素——浅析小学短跑教学的反思与创新[J].田径,2017(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