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刘升辉
[导读] 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
        刘升辉
        吉林省集安市实验小学  吉林集安  134200
        摘要: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落实计算机和美术教学的整合,丰富美术教学的资源,帮助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可以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美术欣赏教学中,往往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本文针对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美术;鉴赏课
        鉴赏课在整个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借助鉴赏课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审美能力提升,陶冶学生的情操。目前欣赏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欣赏课的效果,教师应该善于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造新型的教学方式,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有效的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析研究。
        一、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之前想要上好美术鉴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一些幻灯片还有录像带,然后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还需要进行口头讲述,所以学生无法建立起对鉴赏课的兴趣。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地普及,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能够全面的带给学生更加立体的学习体验,展示教育信息,可以进行多种组合,从而有效的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帮助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有审美力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只需要在课下的时候搜集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在课堂中借助鼠标和计算机给学生呈现各种图像和美术作品,也可以对美术作品的局部进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很多的内容变得动态化,给到学生一种更加真实的现场感,使得学生可以很好地体验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特色,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多媒体可以拓展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文字、音频还有视频等进行整合,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形象和生动的教学画面,这对于激发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高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某个作品为学生拓展介绍作者的生平故事和经历,也可以借助教材中一幅作品拓展和其相关的其他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性的学习和鉴赏,这样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拓展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的视野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同时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美术课堂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了解到更多的美术作品,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有效的实现学生诗文能力的发展。所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具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三)多媒体有助于引导学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力
        新课改提倡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合作还有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亲身的参与到课堂的体验中,改变学生以往静止和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探究中,在互动中让学生体验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感知力和探究意识。这样的教学给到了学生更多自己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力。


        二、多媒体教学在小学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构建智能化学习环境,进行现场鉴赏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现场欣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的现场鉴赏其实就是组织学生现场完成美术欣赏。比如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去看美术作品展等等。但是因为时间和其他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经常性带领学生去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但是如果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不足,可以获得如同到达现场一样的效果。首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这时候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逼真的博物馆场景,然后借助动态的效果一一呈现其中的作品,让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直观的欣赏到这些珍宝,这样的方式也更易于学生接受。除此以外就是可以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观看一些经典的作品,掌握其中的一些技法,比如版画的学习,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版画整个的制作过程,这样比起教师的语言说教有效的多。另外就是可以参观一些艺术展览,可以记住网络,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遨游在艺术的殿堂中,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借助微课展示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美术这门学科具有着较强的实践性,比如绘画、雕塑还有书法等等,这些和美术相关的内容基本都需要借助学生的双手来完成。所以美术教学包含了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动手实践两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美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借助信息技术,本身具备动态和实操性这些特点,可以和直观的呈现一些手工教学的具体过程,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实践,而且微课可以随时进行回放或快进,这样更容易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充分的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手工进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仅是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获得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美术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和画作相匹配的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和想象画面,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画作,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学生创作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功能作用,借助这样的方式有效的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阅历还不够丰富,知识面比较的狭窄,借助计算机可以让教学内容得到拓展,学生整个的视野得到拓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让学生欣赏和观察一些事物,以此点燃学生创作的欲望。比如教材中直接给出的材料和图片内容信息比较少,这时候如果教师不进行适当的补充,学生显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吸收,那么借助多媒体进行内容拓展,就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丰富和真实的情境,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以融入到一个声情并茂的氛围中,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的视听兼备,形象生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网络的融入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性学习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深受学生喜爱。所以在我们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多的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庆.浅谈美术鉴赏教学引入多媒体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z1).
        [2]王奎.初探多媒体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9).198.
        [3]范英贤.美术鉴赏教学中多媒体应用分析[J].成功(教育版),20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