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美术的教学问题及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梁小莲
[导读] 在高中实现美术教学多元化,
        梁小莲
        广西南宁市爱华学校  530000
        摘要:在高中实现美术教学多元化,不仅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强化和审美直觉的提升,这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也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美术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拓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艺术创造力。此外,美术素养的提升对塑造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有很好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美术的教学问题及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灵动课堂;构建途径
引言
        美术作品既是由各种色彩搭配而成,又是创作者美术思想的一种体现。高中美术教学既能够让学生的视野开阔,又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一、高中美术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高中美术鉴赏环节的重视明显不够
        不仅是在美术教学当中缺乏对鉴赏环节的重视,就连美术课程本身在学业压力巨大的高中阶段都是边缘课程,不少学校为了增加文化课程的授课时间,不惜把美术课尽数取消,导致学生无课可上,教师无课可教。在有的学校中,即便是仍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美术课程的教学,但由于授课教师本身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常常应付了事。这样一来,就没能起到高中美术课程陶冶情操的作用。
        (二)教学观念过于传统
        很多高中美术教师的观念还过于传统,认为美术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学生美术成绩的好与坏不会影响到高考成绩。殊不知这种错误的思想会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首先,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其他重要的学科上。其次,美术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美术教师认为拓展课本以外的美术知识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或者是在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索性就不进行任何拓展。最后,美术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在这种教育理念之下,教师所开展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如何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不在乎学生是否进行了一些艺术创新,更不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表达。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始终得不到充分的挖掘与引导。
二、高中美术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视觉图像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其新颖性和模仿性符合学生直观图像的思维特征。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以课本讲授为主,采取板书与挂图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使图像更清晰,色彩更鲜明,显示过程更丰富,显示内容更简单,具有刺激感官的效果。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下,通过绘画、写作和语音,教科书真正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对“视觉”形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倾听”其中的声音和感受节奏之美,以及“想”中的意境美。

比如说,图为风景如画的山水画,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声,让学生们大脑里充满了高山流水的意境之美。经过几次欣赏,学生们会不禁产生学习欣赏课的强烈愿望。有了这种愿望,欣赏课程便不再枯燥,成为一种快乐的活动。
        (二)开展美工技巧实践课堂
        把社团活动中的技巧美术手工实践转移到课堂上来进行,美术教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技巧美术手工课程的编排和实践。技巧美术手工课程内容设计要注重材料、工具、技巧的选择和编排,从易到难依次深入开展手工活动,比如一些用瓦楞纸来做美术手工材料,组装简单的立体造型;使用简单的锤、弯、折等基本小金工技术,利用易拉罐原材料制作玩具卡车,组装简单的马达卡车模型。展示作品图片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美术手工作品集,学生在对产品进行外观设计的思考过程中,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和设计美学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对美学设计的热爱。
        (三)利用情境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大多从书本上的文字和案例出发开展课堂活动,其内容缺少趣味,显得很枯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很难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了美术教学的难度。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学习等水平有明显的上升,高中美术教学也逐渐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有效应用于高中美术教学。多媒体能够用视频、图片等形式给学生展现书上的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学生走进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古代壁画”这节内容时,笔者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具有无限艺术美感的古代壁画,包括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中的代表作《仪卫出行与归来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经典代表作品《狩猎图》《九色鹿本生故事》、永乐宫壁画的经典作品《朝元图》等。一幅幅优美的壁画展示,带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仿佛跨越了时空,近距离地接触壁画艺术,在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壁画”相关知识热情与积极性的同时,让他们受到了审美熏陶。
        (四)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高中美术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到更多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比如,学完“外国雕塑撷英”这一内容后,学生能够对雕塑作品有所了解,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依照自己的想法自主进行雕塑创造,以此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鉴赏能力及审美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改革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美术教学,因而教学工作者也高度关注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是美术教学的主要阵地,美术教师要从当前课堂中的教学问题出发,注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构建好灵动的美术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洁.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有效方法[J].明日风尚,2019(22):80+82.
[2]朱红梅.借助生本理念构建高中美术灵动课堂[J].休闲,2019(07):218.
[3]魏月.探究高中美术的教学问题及灵动课堂的构建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