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雯耀
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36
摘要:现阶段职业教育面临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产教结合及适应市场的需求,学前教育亦是如此,要实现学前教育美术教学革新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在教授和学习概念、原理等知识的同时,更要特别注意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产教结合;市场需求;革新学前教育;美术教育
产教结合理念已经提出相当长一段时间了,战斗在职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也在努力的践行着这一点,在践行的过程中,学前教育美术教师一直以为美术课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产教结合,在设置的课程上也是不停的创新着为了适应幼儿园的需求。然而这样的努力还不够,批量试生产的幼教工作者对于市场而言,要想教学中更好的突出产教结合,思路上必须要有大胆的试探,才是让学生探究性地学、创造性地做,而不是教师示范后,学生依葫芦画瓢,批量试生产教育。这意味着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即将发生质的转变。就如何贯彻“产教结合”理念以适应教育教学革新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学前教育学生在幼儿园工作中就美术教学形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大多数幼儿园美术的教学形式: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某某小动物吗?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提示幼儿某某小动物的形状,比如几只胳膊几只腿,脑袋什么样子等等,和孩子一起回答,然后教师一点一点讲解示范,画出各部分及延伸一些小动物身边的事物,再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实践,并巡回指导,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学生的小动物在老师的带动下几乎就是幼儿版“复制”了一遍,最后课程点评,展示幼儿们的作品,一节课结束。
整节课按照示范课的标准算是完整的,从知识的角度让学生更好的认识一个物体,示范也是满满的好评,在整个非常完整的课程结构里,挑一个问题,笔者看来,应该是创造力的体现在哪呢?教师示范一个物体,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完成,幼儿的创造力呢,幼儿的天性在无形中被老师的正确“引导”所抹杀了。
整节课的重点只是为了教学生画一个小动物?还是说想通过画小动物的形态来更好的认识这个小动物呢?笔者认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至少应该抓住一样你想要讲解的重点,或细化小动物的细节,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或启发幼儿的观察及创造力,老师应该从多个动态或静态的角度让幼儿观察小动物,并启发性地讲解如何抓住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小动物的画法,这样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幼儿的绘画不在于要画的特别精准,在于保留或升华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不是批量试生产教育。
就幼儿园教学的模式可以总结一些职业中学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更新换代快,图形不拘泥于以前,教师要随时发现新图形,卡通化是趋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图形,让学生带着更大的兴趣去做,其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与将来的岗位实践也可以结合得更紧。
2.难以把握教学重难点,美术教学究竟是要让学生学会什么?以往的教学一般都把上课的重难点确定为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绘画技能或者手工技能,而现在,美术教学更加重视的则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技能,并让学生能通过多种做的方法去解决技能学习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强化美术基本功的课堂教学。
3.课程的延伸,无论是课内延伸还是课外延伸,就课程本身,要有一个可思考可创造的点,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样待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才会以多样的创造力去注重及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4.公开课,公开课往往都带有考核的意思,难免很多为了上课而上课,忽略了课程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很多内容明明一节课完成不了最佳状态,但却硬把满满的内容塞入45分钟内,而该有的创新思路却很少。
以上问题足以说明革新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势在必行。而为了更好的实现产教结合,创造力挖掘是必须开启的。
二、教学革新新视点---创造力
在对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并根据目标来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式和内容。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主要意在培养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担任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以及制作课堂教具的能力和幼儿园环境的布置与创设的能力。在上述教学目标之中,最应当突出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创造力越来越重要,现今的幼儿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开发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作为幼儿的老师则应具备能培养幼儿创造力能力。在职高美术的教学工作中,承担起培养未来幼儿教师创造力的任务,以便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将来的幼儿园教学中开发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这就决定了职业高中的学前教育就必须在其日常教学中(当然也就包括其美术教学中)承担起培养未来幼儿教师创造力的任务,以便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将来的幼儿园教学中开发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再来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逐步传入,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必须在探索中不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否则会让他们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无法得以应用或是已经被社会淘汰。
为了更好的实践产教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又该做些什么?
明确幼儿园需要什么样的美术教学内容,了解儿园需要什么样的幼儿美术教师是首要必须了解明确的,所以需要教师去幼儿园工作实践,了解工作显得越为突出。
了解最新的教学模式去培养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首先绘画技能是基础,必须具备一定的绘画技能,但画的好不一定教的好,要想上好美术课,教师具备较好的绘画技能确实是不可缺少的前提。这也是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其次,教师还要具备相关的教学理论,要能把自己出色的绘画技能用丰富合理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如何教,用什么方法教?这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启发是很重要的,教学中可多运用资料,也可以多媒体教学,等等,让幼儿多方位去了解事物。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的作品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对我们现阶段美术教学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幼儿园对我们为其培养的幼儿美术教师的新的需求。鉴于此,职业高中以及其中的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应该主动转变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创造氛围、与学生当前能力相联系、与未来就业要求相吻合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大限度的去做产教结合,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在教授和学习概念、原理等知识的同时,更要特别注意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学到必要的知识和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两者相结合,才能称之为会“学习”;而对于教师而言,不管是学前教育美术教师还是幼儿园美术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对当前的幼儿美术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变革,用新的理念指导幼师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的幼儿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幼儿,真正适应广大社会和岗位实践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教育与职业》1994(11):14-15 产教结合带来的五个转变许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