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窈1,马硕彦2,桑依乐3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杭州,浙江,310018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性教育,是儿童未来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基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对美国的幼儿课堂教学实录进行观察,并对北京市内幼儿园进行参观访谈后,对比了中美两国幼儿教育在课堂氛围、课堂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学材料等方面的异同。本文旨在通过阐释现象、比较异同后提出中国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美对比;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基本观念
一、中美幼儿教育课堂情况比较
(一)课堂氛围——freedom
在常识和印象中,国外的教育是非常自由和放任的,通过视频深入到美国的幼儿园课堂后,会发现自由和放任并非全部。视频中的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地上铺的小毛毯方便他们席地而坐,没有中式课堂的固定桌椅板凳,只需依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包括对人际关系的判断,来选择自己的位置。例如,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和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会选择紧挨着老师;但在国内,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幼儿园,上课的教室座位都是固定的,有些课上老师还会要求把手放在桌子上或者背后。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中国式严格的规则课堂,这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遵守秩序、规则的品德习惯,但在学习上必然是被动的,丧失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幼儿的天性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相反,美国幼儿教育却从小特别重视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充分开发儿童的潜力,发挥其天性,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创造性人才[1]。
在国内幼儿园,孩子们从小班起就是以老师为中心,围着老师转,上课有疑问时,必须先举手,得到老师允许后方能提问;但在美国幼儿园,孩子并不是以老师为绝对权威,而是以规则和准则为中心,当代课老师跳过平时的固定流程,会有孩子接连发声“反对”和“抗议”,这在国内几乎不可见,因为我们“习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自主性和自主判断能力已被大大减弱。
(二)课堂评价——encourage(praise and punishment)
由于美国的文化特点,通常认为美国幼儿园的老师们给予孩子们的评价肯定都是积极的,但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幼儿园却是“奖惩结合”。“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全面的教育”。幼儿因为课上起哄被老师要求去反思角,没有严厉训斥和责备,唯一的要求是,不到5分钟不能回到课堂,体现惩罚的科学性和智慧。反思角不是“面壁思过”,老师不会在孩子犯错时告诉他:“你做错了需要反思”,因为去到反思角之后,幼儿就会因为孤立的环境安静下来,进入自省状态——回忆事情经过,刚刚自己的行为是什么;老师对于我的什么行为产生了什么态度;以后怎么做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可以避免再去反思角。在国内,幼儿课上打闹会被直接呵斥:“回座位!”。这样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觉得这是一种引起老师注意的方式,对老师的批评满不在乎,治标不治本。
对于表扬,我观察到美国幼儿园课堂上,老师会很克制对幼儿的过度表扬,因为对某一个孩子的过度表扬会刺激到别的孩子,但在国内,优异的孩子往往十分突出,一节课上几乎听到的都是老师在某个孩子的名字后面加一句:你真棒!具体表扬才能最好的鼓励到他们。过多的夸奖并不能起积极的鼓励作用,尤其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容易导致幼儿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没有因频繁的评价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未能促进教师有更好的自我反思。由此一来,夸奖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和存在意义。
(三)课堂教学特点——natual 、autonomy and independent
在美国幼儿园课堂实录中可以看到课堂上的孩子们是去到室外亲身触摸感知大自然,深受皮亚杰和杜威实用主义“在做中学”的影响,让幼儿自主去探索,老师的指导很少,教育重在培养“人”,要唤起人之天赋,发展人之天性,开启人之智慧,目的是达到幼儿身心和谐发展[2];在国内,这类可以表现儿童天性、本性的活动多数是不被条件允许的,能在爽朗的晴天走出教室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小草的成长,跟呆滞的坐在教室里看书上的图片,听老师说这是什么花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国内的幼儿教育,常常是“照料衣食教育”,幼儿被要求统一时间午睡、起床,先拿到食物的幼儿必须等待教师一声令下后才可以开始吃,更有甚者规定幼儿在统一时间上厕所[3]。这使孩子自理能力难以培养;在美国,教师每天早晨都要向幼儿介绍一日生活的安排,允许幼儿对所安排的活动进行自由选择,例如午餐是自己提前带好或点好的,吃不够也没有办法。这不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因为儿童有自己的思维和做事方式,作为成人需要去理解并尊重他们,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自主权的体现 [4]。
对比看来,美国幼儿教育的管理组织更充分体现来民主性,体现出对幼儿的尊重,给幼儿的生长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四)课堂教学材料——Logicality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教基(2001)20号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使我国的幼儿教育内容有了统一的要求,但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是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纲要的,幼儿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课程方案,制定教育计划。
美国的幼儿教育非常注重幼儿的阅读,国外的绘本质量很高,包括教科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逻辑性强。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是需要利用逻辑思维来进行培养和记忆的。但是国内的教材和课本,虽然也有很多插图,但是整个教材其实是为学习系统的知识而服务的,以知识为本位,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使用讲解、演示和让幼儿按指令操作等方法,用正规的教育活动来完成教育任务[5]。相比之下,中国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偏重于教师的直接指导,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分科教学。总是执着地想要达到某一学科的目标。包括对艺术课程的教学,也是以一种量化的方式来要求幼儿,比如会跳几支舞,会唱几首歌等。
二、结语
根本原因还是教育观念决定的。我们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幼儿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强调的是社会性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未来需要的一种手段,会使老师忽视了在幼儿阶段的真正需求。老师的百般照顾是对孩子们自主能力的怀疑,不够信任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以各种集体活动以安全为大限制幼儿的自然活动和发展,即社会价值、教师主导、集体主义是向导;而美国将幼儿视为独立的个体,崇尚幼儿的个性发展,既是为未来生活,也是为现在生活,信任孩子,充分进行户外自由活动自然活动,所以强调孩子的个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性。
国内近年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对幼儿园大刀阔斧的进行“去小学化”,借鉴美国在学前教育对自主性和天性的注重,但要真正实现幼儿教育蓝图的路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做的应该是引进或者改进优秀经验形成新的模式,既适合孩子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又促进孩子创造力发展的。
“没有完美的教育理论,每个国家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重要的是跟着时间的变化,去改变、提高它,让它更适应这个时代,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浅议中美幼儿教育的差异——从一张美国幼儿教育图片谈起,周谊、谢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中美幼儿园的差异-从美国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谈起,张凤、王娟涓, 西南师范大学.
[3]浅谈中美幼儿教育的差异,黄黎黎,武汉大学幼儿园三分园,武汉,430079.
[4]中国幼儿教育忧思与行动, 储朝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5]中美幼儿教育比较,暴海霞 ,乾安县幼儿园.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佩窈,2000年4月,女,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在读。
第二作者:马硕彦,2000年9月,女,杭州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在读。
第三作者:桑依乐,2000年12月,女,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