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幼儿园自然角活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蒋寒凡
[导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中是非常适用的。
        蒋寒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中是非常适用的。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喜欢探索,教师要将陶行知的自然生活体验教育理念思想充分应用于这个自然角活动中,,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来指导儿童开展自然角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幼儿园;自然角
        前言:幼儿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是正式进入学校前的一个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学习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孩子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学到知识。儿童都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喜欢大自然,教师要抓住这个特性,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发展中的运用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到处都有教育的机会。比如,逢人问好、指示牌提示、游戏探究等等都具有教育意义。既然教育的机会来自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么作为一名幼教老师,我们更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从幼童的实践经验开始,创造符合中班年龄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幼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幼儿喜欢大自然,因为大自然给孩子提供开放的、广袤、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是幼童最喜爱的、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每一天规则的幼儿园生活不能满足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陶行知生活学说提出,生活实际就是教育内容,在生活中寻求教育的机会。于是,幼儿园教师就充当了能手巧匠,与幼儿共同从生活中寻求自然素材,有意识的创造生活角环境,更好地促进儿童与动植物的友好交流。老师可以把班级自然角设计成一种生机勃勃的大自然的浓缩版,满足幼儿对自然的热爱。这样,孩子们就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体会到自然之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喜欢上大自然。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园自然角活动中的策略
        (一)打造生活化的自然角环境,让孩子感受自然
        自然角充满生机,具有趣味性。幼儿们把这里所有的东西,尤其是把动物看作是会讲话的"同龄人",他们喜欢与它们谈话、玩游戏。孩子的共情能力非常强,看到花草被人践踏,他们会想:小花小草一定很疼吧。家长和老师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这种共情能力,不要破坏这种能力。孩子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知道花草是不会痛的,但是他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更好的关爱动植物,从而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孩子一定是具有同理心且非常善良的。教师要在班级里打造生活化的自然角环境,让孩子能够从小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到公园里捡一些树枝、花瓣、草叶等等,用这些材料来装饰班级自然角。从大自然中找一些材料,然后可以结合手工课来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给幼儿帮助幼儿进行创意设计,如果孩子想制作一个鸟窝的话,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从捡的树枝来进行制作,先把这些树枝穿插在一起,然后再放入一些干草铺在窝下面。另外,孩子如果想要美化一下这个鸟窝的话,还可以插一些花朵在鸟窝外面,这样的话更加美观。还有的同学想做原生态的小房屋,这个就需要收集旧式的纸盒,然后用孩子捡起的鲜花落叶用钩针将纸粘贴起来装饰在整个纸盒上,做成一个自然原生态小型的房屋。用几根树枝和细细的麻绳连接做成梯子到达小房屋里,显得趣味满满。利用这些生活中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还可以丰富自然角的内涵,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二)举办自然角主题活动,与生活教育相联系
        自然角是幼儿园活动区的一个场所,教师可以开展自然角主题活动来还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教师要把自然角与生活教育联系起来,让孩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喜欢上大自然。

我们都知道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大自然遭到了破坏。因此,教师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对环境进行保护、对自然进行保护。幼儿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比如三月十二日的植树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可以通过植树节带领孩子们到绿化区域种种树,给树木浇浇水,松松土,让孩子们体验到大自然中的乐趣,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环境带给我们的好处;还有六月五日的环境保护日也可以用来提高幼儿们的环保意识,在这一天可以呼吁孩子们把家里的废品带到学校,开展一场变废为宝的活动,让所有的废品都能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而且这些废品经过教师和孩子们的巧妙设计、精心制作,就能变成各种各样有趣的小物件;最后就是十月四日的动物保护日,在这一天,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到动物园去,拉近孩子们与小动物的距离,让他们给动物喂食、合影,感受动物们的友好,从而激发孩子们爱护、关心动物、自觉保护动物的积极性,知道爱护动物,人人有责!总之,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让孩子们意识到环境是要靠大家共同保护的,不能破坏我们的环境,否则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另外,主题活动的设置一定要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促进幼儿对生活化自然角的喜爱
        自然角是儿童科学活动较多的地区,是儿童认识自然的窗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来进一步加强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我们知道,游戏能激发孩子的天性,是孩童身心发育的需要,也是孩子快乐自主活动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他们想要做游戏。教师在幼儿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年龄比较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一定要爱孩子,想要帮助他们成长。教师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促使他们的成长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观看植物的发芽过程,让孩子参与到植物的成长过程中。豆类发芽是最常见的,教师可以拿一个容器到班上,然后放一些绿豆在碗里,接点水,盖上一个打湿的笼布。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比较小,教师可以让孩子用画画来记录自己每天观看的绿豆发芽过程。孩子把自己每天观看的豆子发芽形状画出来,这样的话孩子就能观察到完整的豆子发芽过程了。绿豆发芽需要的时间较长,教师可以让孩子每天都观察一下豆子有什么变化,然后把这一天的豆子形态画出来。这样的话,孩子就能切切实实看出绿豆蛙的发芽过程。通过这个类似于观察画画的游戏,既可以培养幼儿的画画能力,又能够让幼儿观察植物发芽的过程,体验大自然的妙。教师通过组织孩子玩游戏的方式,能够促进孩子对自然角的喜爱,从而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结语:总之,教师要把生活教育融入自然角活动中,促使孩子逐渐爱上大自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化教育应该是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所以,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育时,应该把孩子放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教育,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自然角的兴趣,指导自然角活动。
        
        参考文献
        [1]林雅静.方寸之地,智慧之美——谈幼儿园自然角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9(3):1-3.
        [2]程慧慧.悠“然”自得助“乐”成长——谈幼儿园自然角的有效创设[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9):82-83.
        [3]沈奕莉.让幼儿从身边的“自然角”去接近自然——对幼儿园自然角创建的思考[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2):269-270.
        [4]欧阳爱华.幼儿园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及策略探讨[J].华人时刊·校长版,2020(1):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