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价值及实践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汪亮
[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模块
        汪亮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四川 广安 638400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模块。有效展开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可以突出主体地位、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化学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有效教学视角下,诸多教师研究化学实验实践方法并取得显著成就,基于此,文章简要概括化学实验的实践方法,包括创设问题情境以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以生为本并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结果反馈。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实验;价值;实践方法
        
        前言:作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有助于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促使学生理解内在的实验依据,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诸多能力。然而当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落实不到位,有待进一步强化。基于此,文章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价值以及实践方法展开研究。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价值
化学家戴安邦曾说过只传授技术和知识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他认为,全面的化学教育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化学技能和知识,还要着重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与思维,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品德,所以,化学实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所必须的。一直以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桎梏,教学的中心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而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这让很多学生不会提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较少,长此以往,他们的特长与个性发展被抑制。而新课改强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所以必须要将原本化学课上学生的“被动式学习”“接受式学习”改变为“主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而化学实验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1]。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展开实验教学,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真正参与知识建构过程。2.有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3.有助于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4.实验是理论联系实践的一种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在展开化学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兴趣唤醒,利用兴趣驱动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化学课堂。现实生活中,部分化学教师在实验课上为了节约时间,或者为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给出实验步骤、仪器设备等然后让学生操作,这样很难唤醒他们的兴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得比较被动。有效视角下,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利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着手,以此增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亲切感、熟悉感,将他们的热情点燃[2]。例如,在上《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生活中都吃过苹果,如果我们咬了一口苹果然后将它放在桌上,不一会儿它的表面就会出现很多褐色的斑点。但是如果将削皮过的苹果放进水里就不会看到这类现象,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通过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点燃学生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热情,为接下来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打好基础。
(二)坚持以生为本,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常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按部就班地操作实验,这样的化学实验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且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视角下,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在这个基础上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确保学生真正参与知识探究过程[3]。例如,笔者在化学课上经常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并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以“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为例,学生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进行反应,观察到的反应不够明显, 所以笔者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小组讨论重新调整实验方案。学生经过讨论后提出各种方案,如某个小组中有学生提出利用指示剂进行验证,即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中加入二氧化硫,假如红色褪去,则说明化学实验发生了反应。这个时候,同组的另一个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红色褪去也可能是二氧化硫漂白性发生了作用。正当学生陷入两难,笔者给予了他们提示:假如在刚刚褪色的溶液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假如生成红色,说明第一位同学提出的方案可行,相反,则是第二位同学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经过小组合作与师生互动,学生有序、有效完成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三)注重结果反馈,提升实验教学实效性
在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给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从而帮助学生及时完善自己。首先,让学生自我评价,重点阐述实验操作方法与思路等,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思,指出不足和优势。其次,让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促使学生互相借鉴、共同提高。除了对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处理,对于评价的内容也要进行多元化处理。具体来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关注他们的实验结果,还要综合考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创新思维等,结合多个方面实施评价,从而提升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帮助学生纠正自己,以此提升实验教学实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实践对于提升学生化学能力、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这直接影响新课改的落实效果。新形势下,化学教师应摒弃传统思想观念,给予化学实验足够的重视并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先利用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再坚持以生为本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此外还要注重结果反馈,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价值,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渊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9.
[2]魏艳萍,谭姣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能力的策略设计与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0):67-71.
[3]赵伟伟,李瑜.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