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菲
湖北省仙桃市第三中学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有着重要意义,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电子书包、微课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课堂的参与度。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以模板化文本、多元化视频的工具方式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文章基于具体教学策略和应用探索展开论述,内容如下。
关键词:电子书包;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中有着高效的辅助教学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提升教学效率,直观呈现教学反馈,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差异开展相应的专项或分层教学。根据使用主体的差异,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功能也具有多样性,对于学科教育有着促进作用。
一、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应用功能
教师方面;电子书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从教学资源收集、教学备课方案设计、发、批作业、统计教学反馈、联系家长、班级管理等工作都有正向影响。学生方面;基于网络平台不仅能够与教师一对一互动交流,对于课表、作业、成绩等内容的查看和了解都更加直接,考虑到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必要的学习成果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系自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长方面;促进家校联合,家长能够直观地了解的学生的作业情况、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并且能够与教师直接沟通意见与教育方案[1]。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强大的应用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提升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水平,优化教学形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二、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具现化抽象概念,深入探究物理模型
初中物理知识是学生接触抽象概念的重要学科之一,从常识认知转化为专业的理论知识,学生需要具现化的形象载体来过渡,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建构知识体系。以物理模型讲解知识是近年来素质教育背景下应用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物理模型能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转化。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光的折射、能量守恒的关系等等知识概念在传统教学中仅仅通过思维导图和例题进行讲解,利用电子书包中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通过物理模型将抽象化的概念与现象常识相关联,让学生能够深入探究。这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积极意义[2]。
(二)整合资源,开展分层教学
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思维认知存在差异,这就导致学习效率和教学进度很难达成一致。传统分层教学虽然能够基于学生的成绩、能力和性格能够较为科学的分组,但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很难掌握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个人情况,对于过程的把控是未知的,只能通过结果来判断教学成效。再加上物理学科的科学与逻辑很看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电子书包能够基于学生个体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任务和学习计划,并且能够动态监督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对进步幅度、变化情况、能力、成绩对比梯度等曲线来呈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成果反馈,从而促使分层教学在电子书包的载体推动下实现真正的落地[3]。
(三)丰富教学形式,强化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离不开实验教学,很多实验结合信息化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手段能够打破学生对知识概念的局限性认知。以《怎样听到声音》为例,通过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人耳的结构、听到声音的原理等问题来进行课程导入,传统教学的教材图解和模型道具的讲解不够生动形象,利用电子书包构建实验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示骨传导、双耳效应等知识原理,结合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能够丰富学生的学系体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四)强化教学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电子书包在强化教学反馈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错题集、作业分析、学生分析、小组合作表现追踪、个人管理等功能不但能够实现个性化教育,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主评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现实、直接地看待自身的学习情况,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加以补足,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4]。
结语:电子书包作为紧跟时代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而且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水平,提高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方案设计,使得单向分层多向落地,构建个性化教育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志洪.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分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106-111.
[2]曾令奇,杨贵裕.浅议电子书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8,000 (003):P.8-8.
[3]张钦泉,钟永江.电子书包环境下 初中物理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以《电功率》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3):66-70.
[4]陈亚芳.基于网络云平台的初中物理智慧教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3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