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画专业校企联合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厦门工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郭长见
[导读]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
        郭长见
        厦门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有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现阶段动画专业学生存在着众多问题主要表现自主创新思路、专业技能动手实操、自主创业能力有待提高等方面,缺少社会资源、自身业务能力不够、团队组件不科学、缺少市场导向难以适应现在动画产业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制,发挥企业的市场作用和学校的教育优势,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动画行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企业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动画;创新创业;教育
1前言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技术类型为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整体定位区别于学术型本科,应用技术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构建满足社会需要的新的动画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紧密结合厦门经济特区专业人才集中、企业需求量大、商机无限等优势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动画作为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求学生具有很好的文化课基础上,还需要有非常扎实的编导能力、审美能力、造型基本功,绘画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然而仅仅靠学校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的专业发展,也难以支撑学生有质的提升,所以需要有更多的优秀社会资源进行配合完成对动画专业学生的教育。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机制,发挥企业的市场作用和学校的教育优势,积极构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有利于动画专业全面、健康、系统的发展。
        
        
        
2.动画专业校企联合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企业方面主要注重的是技术方面的突破,忽视艺术修养,学校层面注重的是均衡的培养方式,技术和艺术修养结合的人才,因此校企协同育人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分歧。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没办法直接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2)动画专业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产教融合不够深化,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特别是实践质量评价与企业和行业要求脱节。
        (3)校企合作育人开发的教材相对匮乏,应用课程设置较少,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4)现在校企合作绝大多数都是浅层次的框架式合作,主要是集中点某个合作点进行合作,会出现片面的合作,导致整体规划缺失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监管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未制定相应的监管体制,缺少相应的发表网质量评价标准。
        (5)教师在意识上难以短时间改变,适应校企合作机制的教育方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还保持传统的方式较单一,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
        (6)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7)教学计划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学生缺少发自内心的创新动力,缺乏创新意识能力培养。
(8)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已有教师实践经验水平不足。
3.推动动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3.1创新思路
(1)模式选择
        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坚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坚持博雅教育、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三位一体”培养改革,设置体现厦门工学院动画专业办学特色的博雅教育通识课程模块,将博雅教育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坚持突出工匠精神的能力培养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校内建设完成的实训资源,引入校企合作企业技术及人才资源,课题项目引导、以赛代练、以赛促教、双轨并行、双师教学、在校内实施专业综合创新创业实践模式开展教学。
(2)企业筛选
        明确动画专业合作的企业,制定严谨的筛选标准,一是企业与动画的对口程度和企业的综合实力,选择具备充沛人才资源,长期深度合作的动画企业共同完成。二是企业具有完整合作机制体系和动力,选择动画专业实力强且具有稳定的教育业务板块的企业参与。
(3)实施思路
        坚持基本质量标准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推进分类培养多元化,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各类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扎实推进教学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教师企业研修基地、企业导师来源地、学生就业基地建设。以学生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进一步创新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建立“六共同”合作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
3.2实施过程
(1)确定合作企业
        根据学院制定的校企合作企业筛选原则,选择了1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础上,并且与十一维度(厦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宇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翔通动漫有限公司,厦门火星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保持深入合作,特别是在毕业生毕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岗位认知,项目研发,赛事举办,课题研究方面继续深入合作。
(2)方向项目选择
        专业办学主动适应厦门及周边地区文创产业发展的应用需求,为地方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动画设计专业人才,毕业生既可以在包括大专院校、地方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及其它机构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或策划、设计、制作方面的工作,也可以选择创业开办工作室、公司或运营自媒体等灵活自主的就业方式。
        “一专业一品牌,一专业一证书,一专业多赛事”建设规划,充分利用课程特点,做到课程衔接证书,课堂教学内容衔接赛事“以赛代练、以赛促教”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题化设计的业务能力和自我创作的水平的提升。主要赛事:大广赛、厦门金海豚动漫节、互联网+、国际大学生艺术年度奖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比赛。

(3)师资队伍建设
        总体建设一支队伍机构合理,满足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比率90%的学历高、素质好、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对应的专业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打造成一支既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 “双师型”、“复合型”专任教师队伍。按照课程设置教师岗位,对现有教师按岗位需要和教师的自身业务专长进行科学定向和教学分工,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建设教学和学术研究团队,促进专业发展。
(4)实施教学
        动画教研室将以工作室教学方面的优势师资打造新生导师制,从大二新生(第四学期)开始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确定指导和被指导关系后在大学四年期间完成专项训练(1-4)课程教学工作外,要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包括以老师为主导的师生科研项目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互联网+项目,以及和企业共同合作的订单需求设计项目等,同时承担配合学院参与到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专业比赛,院校专业交流校企文化交流以及寒暑假市场调研,第七学期、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导师负责的学生不仅抓教学,延伸到学生的工作、学习、就业等全方位领域。
        厦门工学院动画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设备优势,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当地企业的设计、制造和管理任务与研究项目,使学生在创新思维、探索意识和动手能力等创新素质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

(5)监控管理
        学校和二级学院层面整体规划监管措施,在规章制度,实践教学监控等方面形成了具体的文件和管理模式,动画教研室负责开展实践环节教学的工作机构,负责开展所有的具体教学环节,教学环节通过随堂管理、学生座谈、教学测评、从而积极有序地开展实践性教学工作,不让学生放任自流,使实践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
(6)综合评价
        创新创业课程计划完成后,通过企业专业人士对学生创新项目完成整体评价,并结合市场给出市场的估价,让学生感觉到所完成的的项目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价值,提升学生的整体热情,形成优秀的范例进行专业内以及学校内的推广,校内教师对学生日常表现评价实现动画专业创新创业综合实践环节学生的综合评价。
3.3实施效果
(1)项目选题质量
        创新创业项目的选题很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高要求的项目评审更加的严格,条件更加的苛刻,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无目的性的应付,可以激发学生的攻关的热情,在项目的规划、创作中会更加的严谨和细致,在进行团队合作过程中更能磨练学生的意志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发现不足解决问题。二: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成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动画行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特点,让学生提前适应市场化的需求模式,有益于学生就业。在实践教学的同时让企业积极参与指导为后期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方向做引导和技术支持,既保证了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毕业设计质量。
(2)企业参与情况
        本次引进的几家企业都是行业里比较有威望的知名企业,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他们对待创新创业教学模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企业文化烙印,并且都设有教育教学模块,同时和多加知名院校有较为成功的合作经验。所以在整个项目的规划和设置以及要求方面提高了选题质量、教学质量、人文关怀等全方位的服务。满足学生技术需求、发展需求给学校和动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品质般的服务。
(3)学生满意情况
        通过对项目团队成员的座谈了解到,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高度认可和较高的评价,学生在实际的项目实践中熟悉了工作岗位、提高了专业技能、感受了企业文化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文化、明确了就业目标,从开始实践前的迷茫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热情高涨和对自己作品的认可。都体现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特色性,符合现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师资队伍及专业建设成长
        目前已获得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立项1项,2项省级教改项目在研、4项校级教改项目在研,已结题3项省级中青年社科项目,3项省级中青年社科项目在研。本专业老师主编四门课程教材《图形创意》、《中文版AICS5平面设计案例》、《中文版PHOTOSHOPCS4平面设计案例》、《二维动画创作》。

        动画专业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极为重要。我们已经建立了画室、制图室、二维动画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毕业生创作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拥有实验用房面积858平方米、各类实验仪器设备716台套、总价值261.9万元,同时建设了8个动画特色专业工作室,承担着小班化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能满足专业教学需求。目前已立项再建设1个图形工作站实验室。学校工程坊第一期已立项建设四间实训室,分别是雕塑实训室、陶艺设计实训室、创意木作实训室、布艺刺绣实训室;以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5)人才培养成果
        动画专业于2019年厦门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立项国家级项目两项,省级项目两项。福建省大创类《古海上丝绸之路动画角色文创产品研究》福建省大创类《闽南风土人情影雕创新设计项目》福建省大创类《基于WebVR的产品展示设计》福建省大创类《中医绘本制作》本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倡以赛促学。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和申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到目前,学生已获得各类奖项45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16项;学生完成创新创业课题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3项。老师发表论文15篇和作品14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5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教改3项。学生签约就业率98.4%。
        动画专业为厦门工学院的博雅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中包括,承担了厦门工学院孔子广场浮雕群的设计及建设;文化走廊“文化墙”的设计及实施,学校校史馆的设计及施工;明德楼展厅的设计及装修;艺术设计系2013级至2016级的动画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展;黄坚教授作品展;学校教职工作品展;我系专业老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专业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等工作。同时我系老师多次在学校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丰富学生的学习课程。获得学校其他院系同学的一致好评。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厦门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以动画专业为试点,通过充分利用专业现在所建设的较为齐全的校内创新创业基地,深度融合企业资源,搭建博雅教育模式下的动画专业综合实践、毕业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专业综合训练平台”以引入企业实际商业项目、引入高层次企业行业专家、引入企业创新思维的引入模式。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满意成果,我们应该根据动画专业的区域性特色采取更有效的创新模式措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厦门工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丹中,赵佩华.产教融合视觉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4.
[2]尚晓雷,引入企业生产项目,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杨华,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3.
        [4]韩培划,朱国新,谢佳伟.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双重实践及其互动.吉林大学学报。2011.
        [5]房景丽、范珊珊,应用型本科院校动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新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
        [6]王方杰,搭建“三位一体”专业综合训练平台推动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21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本科高校一般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BJG20190005)
作者简介:郭长见(1984—),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影视动漫师,研究方向: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动画文创产品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