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峰
江苏省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省盐城市 224500
摘要: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的教师认识到,由于每个学生智力的损害程度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也不同。因此,很多学校开始尝试采用走班制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走班制的特征,合理开展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特殊教育中走班制美术教育的有效实践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特殊教育;美术教学;走班制;实践方法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独特的教育形式之一,主要面向的是在智力上、身体上存在着缺陷的学生,旨在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潜力。在美术教学中采用走班制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一、划分不同层次,合理设计内容
在美术课堂上,由于学生的智力程度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接受程度也有着一定的差别。在走班制教学中,学生由于是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为了能够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美术课堂上有所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一般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从而使美术教学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儿童画教学中,我会先让学生对儿童画的基本轮廓进行勾勒,然后再对色彩进行填涂,最终完成一幅完整的儿童画。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绘画进度有所不同。有的学生会很快勾勒完儿童画的轮廓,准备进行填涂;而有的学生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勾勒完毕。为了能够照顾每个学生的进度,我会在第二节课开始之前,先对学生的绘画进度进行查看。如果学生已经大体完成勾勒任务,我会让学生进入到填涂任务中;如果学生还没有顺利完成第一个步骤,我会让学生不用着急,继续绘制,完成线稿。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贴近于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灵活布置教室,维护课堂秩序
在进行走班制教学的时候,学生并不是固定在一个教室的,而是根据学科的不同来流动到不同的教室中上课,教师和教室是固定的。这种不固定的教学方式,有可能会给教学秩序带来影响。教师应灵活对教室进行布置,并且在课堂中注意维护课堂秩序,使美术教学能够在一定的秩序下顺利开展。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按时来到教室上课,按固定位置就座,使课堂能够有一定的秩序。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室中进行走动,让教室各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在进行示范的时候,我会站在讲台的中间,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
因此课堂秩序比较稳定,学生都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实现对美术知识的吸收。
三、挖掘学生潜力,激活美术课堂
对于智力、身体有缺陷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内心也有一个缤纷的世界,甚至很多学生有着很强的美术敏感性和良好的美术表达能力。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独特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活美术课堂,使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发展。
例如,在进行走班制美术教学的时候,我了解到很多学生虽然在智力上存在着损伤,但是都非常喜欢美术,并且有一双主动发现的眼睛,能够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好细节。并且,很多学生都希望能够使用美术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丰富世界。在一次教学中,我为每个学生都发了一个小镜子,并告诉学生,我们画了很多美好的事物,但是我们从未认真的看过自己。请同学们在镜子中仔细认识自己,并且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展示自己的个人特色和内心世界。学生对于我的提议觉得非常感兴趣,开始认真观察镜子中的自己。有的学生在镜子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表情——微笑,他非常喜欢自己微笑的样子,于是在画纸上画出了自己的微笑。有的学生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不完美,但是他并不伤心,在自己的自画通过像中,他将自己不完美的位置上画上了一朵小花,希望自己能够学会欣赏自己,认识到自己是最棒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实现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
四、开展个案研究,持续追踪提升。
每一个智障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而通过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绘画表现能力。以期通过个案研究,对走班制美术的教育教学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的做好走班制美术教学工作。
在最近几年的走班制美术教学中,大部分同学都是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一换。但为了做好走班制个案研究工作,我们保留了一位同学持续几年进行研究,并针对他的能力及认知水平制订个案教学计划,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几年来有针对性的个案教学研究,我们发现,这名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技能得以较大提升,从一个造型不准、色彩感不好的学生快速成长,可以当堂完成一幅造型色彩都很不错的儿童画作品。
总之,为了能够提高特殊教育中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很多学校都开展了“走班制”教学。在特殊教育走班制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透彻了解教学现状,明确“走班制”教学的必要性,以能力评估为依据,对学生开展分层教学,设计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划分“走班制”教学组别,并以学生安全管理为抓手,保证“走班制”教学秩序。而美术教学作为现有组别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的美术课堂,使学生能够实现美术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婧.小学美术社团走班制教学的实施与管理[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77.
[2]张锋. 江苏省苏北地区初中美术“走班制”教学模式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