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文
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美术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责任,但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普遍反应为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这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学习新教改精神,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首要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的教学,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以及实施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在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第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此时,需要学生能够具有正确面对困难的心理,进而克服困难。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现出了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样子。教师要及时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
(二)心理健康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通过教学反馈我们发现,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外界事物的改变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事物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教师教学理念,进一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
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课堂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日常的心理变化,如果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开展教育工作,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了矛盾,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保证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序发展。
(二)构建愉快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学生兴趣爱好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溜号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美术《多彩的梦》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不受题材限制,将自己的梦境展示出来。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来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第一时间进行疏导和干预。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美术教学就是在画画,非常的枯燥无聊,因为学生对美术教学缺乏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不高,从家长到学生也没有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以新教改内容为指导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将趣味性融入其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感到快乐,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保证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三)构建沟通反馈机制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多鼓励、多表扬的原则,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了错误,教师也要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训斥,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接受,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当学生犯错误时,不能当着全班的面批评学生,可以单独找学生谈心,让学生明白错误之处,并督促学生进行改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美术《未来的建筑》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一下未来我们的居住环境。如果学生在画未来建筑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反差现象时,教师不要忙着批评学生,首先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那么就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如果学生的意见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急于批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沟通,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交流气氛,让学生能够接受教师的意见,并能够积极改正,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保证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呢。因此,身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优势,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凌静.美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211.
[2]孙丽颖.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