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沈云中
[导读] 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人们开始重视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也开始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希望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沈云中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河滨小学 213200
        
        摘要:现在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人们开始重视学生对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也开始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希望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这种背景下,美术学科当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关注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多方面讨论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战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因为他们处于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学各学科教师要抓住这个阶段,以合理的方式教育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巩固基础。美术是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关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合理的方式对学生实施美术教育,使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有效。
        一、引入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对小学生来说,知识学习的最大动力来自兴趣。小学美术教师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从兴趣中合理引入游戏,让学生看到多种与美术知识相关的游戏,学生接触游戏可以产生学习的主导性和学习欲望。
        笔者在具体的美术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游戏的导入。在进行美术教学之前,笔者和学生交流了很多,了解学生喜欢的游戏,把这些游戏归纳起来。在整理完游戏后,笔者会根据美术教育的内容,将这些游戏设计成教学活动,使这些游戏融入美术教学内容,尽量简单易懂,让游戏发挥自己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可爱动物”这种美术知识时,笔者组织了“绘画战斗”的游戏。在具体的教育中,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本节关于动物描绘的美术知识,让学生了解动物描绘技巧,掌握理论知识。在讲解理论知识后,笔者向学生分发彩笔和图纸,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战斗”游戏。在具体的游戏中,笔者向学生讲述动物,学生要根据笔者所说的动物特征,用彩笔描绘出笔者所说的动物。为了使学生能够认真积极地参与这个游戏,笔者会给获胜的学生奖励。有了奖励,学生就能积极参与绘画活动。整个游戏中,学生可以集中精力绘画动物,而且笔者给予绘画好的学生一定的奖励,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美术学习热情。
        也就是说,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游戏的导入,使学生通过游戏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课堂注意
        现在,美术教学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学生会被设定的情境所吸引,并且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
        笔者在具体教育中,重视情境的创设。例如,在教授“童话城堡”这一美术知识时,笔者不是直接教学生美术知识,也不是直接让学生进行美术绘画,而是巧妙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特定情境。在准备阶段,笔者通过网络收集童话城堡相关资源,对收集的资源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并制作了课件。在具体的教育中,笔者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看几张照片,这些照片显示的内容是童话城堡,学生看了形象化的照片,对今后学习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照片展示后,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视频录像,视频内容是童话城堡的绘画过程,并且伴随着音乐和讲义。在此过程中,学生集中精力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观看了解童话城堡的绘画技巧,具有描绘童话城堡的知识。

录像展示结束后,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城堡吗?”学生说他们很喜欢。因此,笔者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童话城堡是什么样的?”学生认为,童话城堡的样子多种多样。于是,笔者对学生说:“那么,请描绘童话城堡的样子。”笔者利用情境创设,使学生认真学习描绘童话城堡的美术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美术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融入具体情况,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听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注重表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表达语言,向学生讲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具有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比如,平时教学的时候,笔者会给学生看美术家的作品,让学生认真地欣赏它。学生欣赏完绘画后,笔者向学生说明了自己通过看这幅画感受到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然,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思考发展时期,语言表达困难,鉴赏能力低下。因此,笔者经常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笔者所展示的画的感想,学生能够在小组内的相互讨论中总结自己的想法,整理自己的语言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的感受,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好,更好地欣赏自己画的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也就是说,小学美术教师不应该只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教育,而应该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使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地提高欣赏能力。
        四、优化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忽视了这个教育环节。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用合理的方法评价学生,建立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评价体系建设。笔者坚持三个原则,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教育评价必须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学生在完成美术创作后,大多能理解自己的创作构想,但这种创作构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忘记。因此,学生美术创作后,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根据笔者的评价,理解自己创作构想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修正,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其次,必须遵循先抑后扬原则。笔者在评价学生时,首先要表扬学生美术作品的优点,使学生能够理解自己的优点,然后讲述学生美术作品的缺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自己的缺点。笔者认为,这种教育方法可以使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使学生有信心。最后,必须遵循逐步评价原则。每个学生个性不同,美术水平也不同。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合理评价,对美术能力好的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对美术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有信心,能够突破自己,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美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任务越来越重要。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重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索,将这些教学方法合理应用于教师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美术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银萍.浅析如何优化转变美术教育方式[J].美术教育研究,2017(2).
        [2]程艳燕.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6(1).
        [3]陈飞峰.试论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方法与对策[J].新课程(上),20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