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蔺银萍
[导读] 本研究以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为桥梁,即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
        蔺银萍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第一中学 611730
        摘要:本研究以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 Pyramid)理论为桥梁,即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将其理论应用于体育教学,构建“体育学习金字塔”小组合作组织形式,以教学中“教、学、练、赛”为教学手段,应用于新的体育课堂,体现学生的主体体位,发展学生的体能,巩固学生的运动技术,彰显体育教学核心素养的达成,通过开展“课程超市”和实施“特色体育文化节”,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在团结合作中享有发展的机会,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终身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理论;核心素养;体育课堂教学;创新
        1研究目的
        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LearningPyramid)理论,研究发现: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记得的学习内容,会因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有很大的差异。如图“学习金字塔”模式所示,光听老师用讲述的方式,两周以后记得的内容只剩5%。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从第一项至第四项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式的,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所以学习的保存率都无法超过30%。金字塔的最底端的方式,其教学效果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而这个方法是: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立即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伴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
        本研究借鉴“学习金字塔”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以此在众多体育教学模式中开辟另一途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郫都区第一中学高一年级10个教学班,共410人为研究对象,实验组5个班共210人,对照组5个班共200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互联网、中国知网等期刊资料,收集关于“学习金字塔”理论模式的相关资料,归纳探索体育课堂创新的方法。
        2.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向郫都区一中发放问卷共410份,对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最后收回410份。
        2.2.3对比试验法
        将高一年级10个教学班410人,分成两组,实验组5个班210人进行“体育学习金字塔”模式教学,另一组5个班210人进行传统教学。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归纳和演绎,为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学习金字塔”模式的课堂建构
        新课标的颁布,明确体育课堂在教学内容与组织形式出现多元化、教学手段都在日益创新更加科学化,现在需要“课课练”和“课后练”融入体育课堂,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最大化,我们目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仍要不断探索与创新。
        3.1.1“课课练”和“课后练”为学生的体能注入“活水”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的要求,每节课堂中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身体素质练习,“课课练”在体育课承载着学生体能好坏的关键一环,在“学习金字塔”体育课堂中把枯燥的身体素质练习转化为有趣的游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如练习800米可以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莱格尔跑,或追逐游戏,来达到教学的效果。
        3.1.2“体育学习金字塔”小组合作形式为主体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模式,让学生教别人。如果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作练习的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伴的小老师,效果可高达90%。

构建体育练习金字塔整个小组呈现123的管理模式,这个模式是动态管理,在教师讲解完所学内容后,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根据练习先选择每组运动技术优秀的1名当组长,组长再选2名做助理,在吸纳3名较差的学生做组员,以点带面,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2“体育学习金字塔”下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本研究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体育练习金字塔”体育教学课堂的认可分析,家长和学生分别进行了反馈,体育创新课堂的认可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进行的反馈。
        3.2.1学生对“体育学习金字塔”体育教学课堂认可分析
        针对学生对“体育练习金字塔”模式教学问卷进行调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对体育课堂教学中自身成长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进行认可度进行反馈,问卷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团队意识等进行调查分析,实验组的同学对“体育学习金字塔”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很感兴趣,并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3.2.2家长对“体育学习金字塔”体育教学课堂认可分析
        通过分析,实验组的学生家长对创新课堂很感兴趣,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技能的方法认可度最高,学生的发展能力有较大的进步,对体育习惯的养成和在团队中的心里承受能力的到了较大的提高。
        3.3体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达成
        3.3.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是通过人的一生,在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和课外的体育锻炼,通过终身的“社会参与”、“沟通互动”、“自主行动”来诠释“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就是体育的核心素养。
        3.3.2体育核心素养中的培养:学生如何学?
        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不仅学习体育课堂上的专业知识,更要在学校中享受到本校的办学理念和体育特色的校本课程,能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民俗和新兴运动项目资源;学生感受到体育特色学校真正有特色;从丰富的课程内容中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3.3.3体育核心素养中的培养:体育教师如何教?
        核心素养引领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体育教师应从关注基本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体育行为的养成,从关注体育品德转向关注育人,让体育教师成为从小学的幽默活泼型到严与亲的结合型,再到初中的魅力知识型发展到高中阶段的智慧型的“五型”教师。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课课练”和“课后练”始终为学生体能注入“活水”,始终贯穿体育教学课中之中;“体育学习金字塔”小组合作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创建平等和谐的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实践;实施“教、学、练、赛”四级递进一体化教学,搭建学生成功体验的平台,深入挖掘体育教材,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让学生明白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在学与教的多元评价中,构建体育核心素养圈。
        4.2建议
        在创客教育的时代,体育创新课堂需要满足“课堂-场地-活动”三位一体模式,既满足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表现,既要根据学校的师资和场地情况充足的保证下,在学校开展“课程超市”,在每天下午针对不同的班级进行篮球、排球、跳绳等兴趣班的开展,可以为学校选拔体育特长生,促进学校体育的工作发展;在开展春、秋季运动会的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地域特色,多增加一些地方特色项目和新兴项目;又要把学生带到社会资源这个有利条件中去,参加社会组织的活动,如肯德基“三对三篮球赛”,全国半程马拉松等比赛,既能提高学校的传统项目水平,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宣传学校和个人的形象,提高学校的体育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2]毛振明.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J].体育教学,2011(1)
        [3]臧青.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改进高中数学教学[J].数学教学,2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