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悦
广西柳州市东环路小学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为了提升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以学生能力全面发展为准的教学思想对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其实对美术这类副科并不重视,同时教学方式也比较陈旧老套,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想象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促使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以培育,就要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析如何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探究相应知识。
关键词:小学美术 教育策略 有效措施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价值越来越被教育工作者认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通过积极开展美术教学,通过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促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教育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问题所在,基于教学问题针对性地从不同方面进行改善,然后有效提升美术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一、重视生活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一切知识的聚宝盆,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很多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美术知识,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教师要能够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要能够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唤醒,在适当引导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内容感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季节特点,要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中走进到相应的生活请教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多媒体虚拟情境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相应的场景让学生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在生活情境的激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既有经验,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启发中能够产生绘画兴趣,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画出来。比如,教师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周末到田野山间去寻找春天,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春天来了的气息,并通过拍照的形式将春天展示出来。而后,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积极发言,把自己找到的春天的脚步绘画出来,有的学生画出小草绿了、花儿开了,蝴蝶飞来了等景象,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让他们感受到了美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二、关注合作探究教学,提升学习效率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要能够改变过去单一形式化的内容,针对学生创作灵感无法激发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积极合作讨论交流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合作充分沟通的过程中要能够积极分析学生的学情实际合理分组,布置具体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最终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比如,教师在教学《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教学中,要能够将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拓展到不同方面,为了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意灵感,教师要能够充分给学生合理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共同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言说出自己的创意,小组讨论中尽可能考虑到每位学生的意见建议同时也要保证作品的完整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时可以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合理分工,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潜力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美术作品设计中,最终借助这样的合作方式促使学生的特长潜能得到发挥,让作品得到更加理想的呈现。
三、关注传统文化渗透,内化德育情感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对学生内心情感和审美能力的丰富培育有重要作用,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就要能够积极培育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德育渗透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内涵的德育要素,要能够重视美术作品的欣赏,通过感受作品蕴涵的韵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受到感染。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关于民族的知识时,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了解秦兵马俑等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的形式呈现不同图片信息,然后通过资料的拓展引导学生去了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通过传统文化瓷器、唐三彩等的赏析鉴赏,让学生去感受我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的源远流长,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促使德育知识深入到学生的脑海中,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促使美术课堂的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就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能够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从不同教学方面创新手段,通过重视生活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关注合作探究教学,提升学习效率;关注传统文化渗透,内化德育情感等形式促使学生的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贺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45.
[2]王晓丽.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1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