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第一小学 652801
摘要:民间体育游戏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长期总结和提炼的结果,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民间体育游戏在逐渐消失,另一些民间体育游戏由于内容的老化,也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和欣赏特点,也逐渐趋于边缘化。通过把适宜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到体育课堂中,以此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体质,改变体育课依赖国家课程的单调局面,并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课堂模式。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 体育课 开展意义 存在问题
体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体育课也像其他传统学科课程一样,过分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竞技类体育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情感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致使许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多元化和校本化整合,特别突出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新《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应“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另外,《体育课程标准》突破了以往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正是在这种课程改革背景和理念指导下,我校尝试性地在体育课程中引入了一些民间体育游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概念和特点
民间体育游戏是民间百姓首创并流传于民间的相对于正式体育项目的大众化、娱乐性健身游戏活动,反映着当地人所共有的习尚、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民间体育游戏是正规体育活动的原生地,具有原生态、趣味性、方便性、简便易学、内容广泛、竞争性强等特点。
民间体育游戏的原生态特点不仅表现在体育游戏的原生、原创和原汁原味上,也表现在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上。如游戏内容的生活化、游戏规则的灵活性、游戏方法的创新性等。趣味性表现在它符合当地的文化特征,符合游戏者的心理特点,内容生动,形式活泼,规则自创,步步晋级,老少皆易,可以体现参与者的主体性,并能使参与者的情感得到宣泄和释放。方便性则是说民间体育游戏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形式多样,玩法灵活,随地取才,随时创造。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广泛,无所不包,无所不行,从大肌肉群活动到小肌群锻炼,再到各部位的协调,能起到为正规体育补充的作用。民间体育的竞争性也很强,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自由、安全、轻松、活泼的参与环境,既能体验成功,也能品尝失败,自信心和受挫力同时得到锻炼,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民间体育游戏的意义
1、 使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学生的自然发展功能,变为有目的、有计划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发展来说,游戏和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游戏促进学生的自然发展,课程学习则促进儿童有目的的发展。将体育游戏开发为体育课程并引进到体育课堂中,不但能作为国家课程的有利补充,也能作为校本课程,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功能,起一个调整情绪,活跃气氛,提高效果的作用。另外,体育游戏的引入,能够使学生知道民族体育的原生态力量,懂得体育的真正内涵。
2、民间体育游戏的课程化达到了正式课程的作用
整理和改造民间体育游戏并使之课程化,能在多个方面起到正式课程的功能,这些功能既补充了国家体育课程的不足,也挖掘和保护了地方体育游戏。
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实践证明,民间体育游戏能够保证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放松一下超负荷的身心,实现生活方式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功能方面,起到了和正式课程一样的作用。
3、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的合作与交往
民间体育游戏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了超越学校砖墙限制的时间和空间,在游戏中学会社会交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应学些什么,在与社会成员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在对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认同过程中,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获得自身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比如我校四年级(3)班的胡某是个有自我封闭倾向的女生,平时根本没有同学能够同她交流,老师也很难揣摩她的心理。家长找到学校,想请老师帮助解决其心理问题。我发现她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一个人踢毽子,并能踢出许多花样,于是把踢毽子引入到体育课上,并让该同学负责整理各种当地毽子的踢法和规则,然后由她示范给全班同学。一个月后,还举办了全年级踢毽子比赛,该同学获得了一等奖。渐渐地,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发现一向沉默的她脸上有了笑容,而且主动同老师进行了交流,其它的功课也有所提高。????
4、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学校生活以及国家体育课程都具有强制导向性。因而学校生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可避免有一定的约束,其在学生人格的社会化过程中,有可能使人片面发展。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提出要保证学生有一定充分自由的自我活动和自我决定的机会。当学生受约束的、单调的、被动的活动减少,由被制约性走向自主性时,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就会成为可能。民间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范围广泛,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三、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
在我校二年级重点开展滚铁环项目。学生对滚铁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锻炼学生的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奔跑能力。而且还可以延伸到课外锻炼,可以让家长也参与其中。滚铁环课程开展以后我们每年举行一次滚铁环亲子运动会,活动中家长、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高,滚铁环以前在我们当地也十分普及,家长们小时候也都玩过,运动会中家长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校园充满了乐趣。一二年级由于年龄小,还可以设计跳海牌的练习项目,这个项目轻松有趣,可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腿部的协调性。在我区民间流传下来有许多跳海牌的方法和练习图案,诸如飞机房、梯田房、山区地形等等,还可以发挥同学的主动性、创造性,自己创编一些跳的方法和练习图案。
三、四年级我们根据老师自身的优势、女教师能歌善舞。我们选择了彝族的跌脚舞、扇子舞、大三弦这三个项目,还可以在这两个年级开展翘旱船项目,这个项目主要是锻炼两人的协作能力,对身体素质也要求较高,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学生学起来也快,兴趣也浓。
五、六年级我们主要开展烟盒舞和打陀螺。我们可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始终贯穿,不分年级的开展,可以作为教学中的游戏或者基本教材。下雨室内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许多的民间游戏引入课堂,如棋类、抓子儿和花绷绷等。
我们正努力收集整理民族民间的体育文化项目,进一步在学校进行推广普及,想通过三四年的努力,收集整理出这些项目的规则、练习方法、创新内容等等。让这些民族文化系统化、科学化,让民间体育游戏文化流传下去,让全国的中小学生也来学习体会一下云南民间体育游戏的精深和乐
参考文献:
[1] 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试验稿)[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7:1
[2]? 季浏,汪晓赞主编.小学体育新课程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 蒋雪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体育教学几点认识[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5).
[4]? 徐万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J].宁夏社会科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