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与美术教育的整合》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赖卫华
[导读] 新《纲要》明确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赖卫华
        长汀县城关中心园
        新《纲要》明确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尝试了美术与音乐教育的整合的新思路。
        在本学期《音乐与美术整合》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唱、听、赏、析、演、画的教学过程,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环紧扣着一环,让我们的教学有情有景有画,让我们的幼儿真正受到美的熏陶。
        一、利用音乐表演,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我们根据幼儿好动、爱唱的特点,借助音乐表演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活跃教学气氛、愉悦幼儿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来调动了幼儿绘画的兴趣。
        根据我们班幼儿用色单调,许多幼儿对绘画不感兴趣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两节教学活动《五彩缤纷的太阳》、《鱼的世界》;例如:我们在绘画《五彩缤纷的太阳》活动中,我们先用欢快的“种太阳”音乐拉开了活动的帷幕,幼儿们手舞足蹈地立刻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气氛,在音乐中幼儿们立刻被融入到快乐的世界里,在幼儿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在欢快音乐停下时,老师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有七种颜色,用不同墨镜看,可以看出不同颜色的太阳;当我让幼儿闭上眼睛想想你看到的太阳有那些颜色时候,有的幼儿说出了十多种颜色,这时我们马上给予肯定。随机我就提出质疑:“太阳都是圆的吗?”于是幼儿们就对太阳的外形进行装饰:“圆脸、钟形的脸、葵花形脸、花形脸等,有的幼儿还说了太阳光芒有长头发的、短头发的、卷头发的”等,然后我们让幼儿伴随欢快的音乐,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太阳,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再次提问,幼儿们又一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幼儿说我是太阳公公、我是太阳婆婆、我是太阳姑娘、我是太阳宝宝等,这时我们立刻让幼儿把自己想象中的太阳画出来,幼儿们在画的时候很兴奋,有的幼儿把太阳画得很夸张,大部分幼儿都画出与众不同的物象,色彩也非常耀眼;当我们再次肯定×××小朋友颜色用得真漂亮,×××小朋友的太阳光真长呀,这时幼儿们画得就更加夸张了,想象也会随之出现更加夸张、变形,幼儿用色也就更加大胆了。在教学活动时,让幼儿们带有表演性的绘画活动,幼儿极感兴趣,教学效果很好,也增强了幼儿绘画的自信心。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可是现在京剧在的人们中并不流行,幼儿更不了解京剧。为宏扬祖国的文化,把京剧唱腔和京剧打斗的内容融合到绘画《京剧脸谱》中,使幼儿知道京剧它那独特的京剧脸谱和唱腔、服饰更是让人难忘,特别是脸谱的色彩和造型在世界也有很大影响。所以我们设计了绘画《京剧脸谱》教学活动,活动中我们先欣赏《京剧脸谱》和《京剧唱腔》,然后再绘画《京剧脸谱》。
        在欣赏《京剧脸谱》中,幼儿了解了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在绘画《京剧脸谱》活动时,我们把京剧表演与唱腔和绘画脸谱结合在一起;通过让幼儿自己设计脸谱来表演京剧,幼儿们特别兴奋和开心,再次使幼儿领略了国粹的风采,也促进了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色彩设计。
        二、感受音乐发散想象,培养幼儿绘画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前进,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借助音乐的旋律充分施展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才能。


        幼儿对事物的表现是直接外露的,当他们听到了一段喜爱的音乐时,就很想把它表现出来,我根据音乐的内容,将音乐欣赏融入到绘画教学中,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创造性。
        例如:我们在绘画《月光》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月光”为课题,设计了一节教学活动。我们大家听到“月光”这课题时,总会想到画一些夜空中的“月亮、星星、飞船”等画面。当我们把音乐引入到“月光”课题中来时,产生的画面是丰富多彩的,并不象单一的美术那样只是画一些夜空中的事物。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开始让幼儿欣赏“月光曲”,在“月光曲”欣赏完后,请幼儿讲出感受,听到这首乐曲时你会想到什么等等。通过欣赏“月光曲”,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然后我又让幼儿听《儿戏娃娃耍月》的这首歌,幼儿从歌曲中听到月光下面人们的活动情景,又联想到其它动植物在月光下面发生的事情。
        又如:我们根据幼儿兴趣绘画了《狮子王》,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发言踊跃。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首先是我们在教学中让幼儿欣赏《狮王进行曲》音乐。幼儿从《狮王进行曲》音乐感受到狮子的威风、凶猛、可怕,随后再出示了狮子的一些图片和教师范作。当《狮王进行曲》音乐再次和狮子图片同时出现时,营造一种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氛围,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产生了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与情绪;其次欣赏作品时,先让幼儿说出作品给人的整体感觉,然后让幼儿体验作品的美术表现手段,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线条、形状、颜色,并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这种感觉。再者,大班幼儿喜欢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环节他们不加以解释,成人是无法理解的,正是有了这样的一颗童心,他们的作品才显现得如此的生动、形象。
        最后当幼儿把绘画好的狮子贴在胸腔,在音乐《狮王进行曲》中扮演狮子时,幼儿们张牙舞爪、龇牙咧嘴的吼声,把我们教学活动再次推向了高潮。
        三、借助音乐歌词,开拓幼儿绘画思维空间。
        一首优美的歌曲就像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在教学中,我们利用歌曲中那优美的歌词,创造与美术教学相贴切的意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们在绘画螃蟹的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熟悉理解音乐《螃蟹歌》的歌词,然后我们又让幼儿根据《小金鱼》旋律创编了《小螃蟹》的歌词,歌词是“小螃蟹呀,钳子大呀,爬来爬去不说话呀,看见了坏虫一下子夹注它,欢欢喜喜一口吃了它。幼儿通过对音乐《螃蟹歌》的理解和自己创编《小螃蟹》,对螃蟹的动态和螃蟹的主要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在绘画螃蟹中,我们首先把音乐《螃蟹歌》和幼儿自己创编《小螃蟹》歌词结合在一起,让全体幼儿演螃蟹。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幼儿都能掌握螃蟹主要特征(横着爬,夹食物吃食物的动作等)。幼儿有了在表演螃蟹过程中的经验,这对幼儿后来的绘画有很大的帮助。从幼儿绘画中我看到,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画出螃蟹活动时不同的姿态和螃蟹的特征,有的画面上画了三三两两螃蟹在一起夹坏虫,有的画了螃蟹在草地上晒太阳,还有的画出了螃蟹快乐一家在吹泡泡游戏等;通过《螃蟹歌》的歌词和自己创编《小螃蟹》的歌词,幼儿对螃蟹的动态、静态和螃蟹的主要特征有了深刻的认识,许多幼儿都能大胆地画出螃蟹活动时不同姿态。在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表现,大大开阔了幼儿思维空间,更感受到自身创造的乐趣。
        采用音乐、美术互动的新教学方法,调动了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幼儿在大脑中建立对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让幼儿听音乐时做到“心中有画”,并在潜意识里对审美对象产生美感,幼儿把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下来,加深认识。本课题的研究,幼儿们的“唱”和“听”“表演”都为“画”打下了基础。但艺术的表现形式不是单一存在的,总是几种形式交织在一起,所以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形象时,可以用作画、唱歌、跳舞等不同的形式充分展示。在实际教学中,把音乐课的教学方法运用到美术课中,互相借鉴,增强美术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深刻理解音乐和美术的内涵,认真研究和构筑音乐、美术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者发挥更好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