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六师五家渠市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涂江 焦心舒
[导读] 摘要:本文以师市城市社区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等重点薄弱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社区的调查研究,着重对师市城市社区职能和作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力求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新疆五家渠市六师党校  新疆五家渠市  831300
        摘要:本文以师市城市社区供给能力和保障能力等重点薄弱问题为出发点,结合社区的调查研究,着重对师市城市社区职能和作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力求提出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供给能力;保障能力;社区职能;队伍建设
        六师五家渠市(以下简称“师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与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相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腹心地带。师市3个街道成立于2005年,规划面积28.23平方公里;共有居民33213户90875人,其中常住居民80787人;辖区企事业单位260家,个体工商户2685家。
        一、师市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的问题分析
        (一)社区供给管理能力滞后
        1.从社区工作人员服务供给来看,社区工作人员大部分时间在处理行政业务。师市街道社区主要负责所属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教育管理,负责承1担行政事务性工作。调研统计:2019年每个社区平均接到各部门下发文件792份、承担各种事项216项,平均每个工作日要处理3.2 份上级下派的文件。大部分社区干部整日忙于整理资料和应付各类检查考核,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工作创新。师市52个机关及司法系统部门中有35个部门单位均将工作延伸至社区。此外,社区每年要接受47种指标考核。
        2.从社区居民服务需求来看,小区物业服务问题突出。目前,师市部分小区无物业小区管理服务,老城区人口居住密度大,老旧小区多,军垦路街道86个小区中69个为无物业小区,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师市部分小区的居民不愿意缴纳或者不按规定缴纳物业费,致使物业公司无法进驻或进驻后无法正常开展相应的物业服务。在师市现有的物业管理小区中,一部分由于物业费收取标准多年没有调整,物业公司入不敷出,不得不在面临调高物业费或者缩减物业人员的两难选择。在调研中,有69.75%的认为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绿化、卫生、污染等环境问题。通过深入了解,最不满意的是公共场所卫生和垃圾清理。环境卫生方面普遍都在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特别是老旧小区和已纳入拆迁范围但未拆迁的小区环境卫生。调研中部分居民反映业主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好,业主委员会委员缺少学习培训,行业管理部门统筹指导作用不够,遇到物业纠纷、“私搭乱建”整治等问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只能尽力劝阻,执法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相应的政策解释工作居民认为没有权威性,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小区各拉各的马车,难以形成合力。
        (二)社区供给保障能力不足。
        1.从社区服务基础设施配套来看,居民活动场所与居民多元化需求脱节。师市早期建设的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居民活动场所面积与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的目标差距较大,部分社区达不到办公用房和居民公益性用房面积不得少于1000平米的标准,活动场所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兵团和谐示范社区评估标准》中明确要求,社区服务设施除包含五站一室外,还应包括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15个社区中都已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人民调解室和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只有7个社区有卫生服务站(4个公办公营,3个公办私营),占比47%;全市社区中只有西林路社区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占比7%;所有社区均没有配备信息化服务设施。
        2.从社区服务力量来看,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心不稳,职业精神匮乏。人员构成方面,师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占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63.43%,公职人员仅占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的14%,公益性岗位已成为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主体,但目前师市按照兵团人社局要求对公益性岗位进行清理、转岗。调研中,现有公益性岗位人员对出路忧心忡忡,到期转岗后,街道社区工作者队伍将面临较大缺口,队伍不稳定。薪酬待遇方面,聘用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实发工资基本在2000元左右,工资低、待遇低。据调研,按政策相关要求凡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人员分别给予400元、600元的补贴,但近年来社区工作人员取得相应有证书,却没有拿到相应的补助,一定程度上弱化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激励机制方面,管理缺失、成长出口较窄。因街道社区正面临改革,近几年均未对空编人员进行招录,15个社区中有7个社区长期只有1名领导,无人管理造成管理缺失,加之社区干部成长出口较窄,截止目前,师市三个街道21名领导中没有一名到别的单位交流任职;15名社区领导中,20 名都是当年破产企业的中层领导,仅有2人交流到别的单位任副职,3名街道副职领导中2人是2011年2月从社区领导岗位竞聘上岗的,至今无行政编,占用的是社区服务中心的事业编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大学生公益性岗看不到希望,挫伤了人员的积极性。
        二、健全师市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理顺工作关系,划清机关部门、街道和社区的责任边界,建立“精简、规范、便民、高效”的社区管理体制。
        1.转变观念,厘清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方向是从政府主导型、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结合型和社区主导与政府支持型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师市目前属于行政型社区,特点是单位承担了其社会成员的教育、住房、福利、就业等职能,社区只是查漏补缺的辅助性组织。“单位制”“行政式”社会治理模式和手段已不适应兵团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形势和任务。厘清师市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不能简单用“新瓶装旧酒”。一是需要更新理念,弱化单位制,将单位承担的社会职能合理地转移向社区。二是需要审视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变领导、控制转为指导、协调与合作的关系,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和服务功能。


        2.明权定责,划清机关部门、街道和社区的职能界线。探索权力清单制度。一是建立《五家渠城市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凡是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二是建立《五家渠城市社区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主要事项》,凡依法应由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三是建立《五家渠城市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凡委托社区办理的服务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落实人员或经费。通过建立“三份清单”划清机关部门、街道和社区的责任边界,切实解决社区从“依法协助”被动变为“依法行政”的尴尬局面,建立“精简、规范、便民”的管理体制。
        3.优化社区职能,推进社区减负扩能增效。一是严格落实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建立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不得将居委会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事项的责任主体。同时设立规范社区工作举报反馈通道,对执行准入制、工作作风情况进行监督,切防摆形式、走过场。二是优化社区绩效考核机制。街道不得将本级承担的上级考核和“一票否决”事项转嫁到社区。由街道统一对社区进行综合考评,各职能部门不单独组织考评活动。三是开展“七减一加强”专项行动。以减台账、减创建评比、减任务、减机构、减挂牌、减盖章、减信息系统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七减一加强”专项行动。对社区减负工作列出完成时限,提出明确要求。赋予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单位绩效考核、荣誉申报、评先评优等的评价权,对公共服务单位的评价和年检年审的建议权;在 “两代表一委员”、先进模范人物等推荐评选中,征求其所居住的社区党组织意见。探索建立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推行全科社工、全程代办、预约服务、错时服务等制度,以居民满意作为服务标准。
        (二)增强服务能力,加强队伍“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社区治理科学化水平。
        1.建立完善社区队伍规范化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服务到位的社区工作队伍,让“社区有稳定工作队伍”。一是建立待遇保障机制,适当增加聘用人员和公益性岗位的收入待遇。目前,聘用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主要参照《关于发布五家渠市2016年部分行业工种(岗位)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通知》文件,但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是政府向社会公布的一种劳动力工资价格信号,是工资的“市场行情”,不是工资标准。建议提高这类人员的补贴标准;鼓励开展有偿服务和设立社区基金,对社区服务者给予补贴;通过财政支持解决缺少工会福利和暖气费的问题。二是建立队伍保障机制,稳定社区青年人才队伍。社区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是“留得住人”。调研反馈,社区干部队伍中年轻人占比较少,但作用发挥明显。社区亟需稳定这批青年人才以更好地开展工作。当前师市大部分综治员、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承担社区大量工作,要解决工资待遇低的后顾之忧,要待遇留人,要搭建岗位考编、外出培训等发展平台。
        2.建立完善社区队伍专业化机制。建设一支有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社区专业化队伍,让“社区专业人干专业事”。一是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大力度从师市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注重把优秀的社区党员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二是配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全面实行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加强兼职委员配备。街道党工委配备 1 名主抓党建工作的专职副书记,街道党建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社区党组织统一配备专职副书记或书记助理。三是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工资待遇。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兵团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的办法措施,支持其参加社会工作的职业资格评价和学历教育等,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给予职业津贴,建议凡通过国家统一考试,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人员分别每月给予补贴,所需经费由师市财政予以保障。
        3.建立完善社区队伍职业化机制。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群众满意的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让“社区工作者有盼头”。一是建立岗位等级制度。根据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的工作年限、岗位特点、受教育程度、相关专业水平等因素,建立岗位等级序列,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使每个社区工作者在工作年限增加、岗位提升、能力素质提高后,岗位等级也相应提高。二是扩大师市城市社区工作人员出口。建立并实行优秀街道社区管理人员交流制度,形成有进有出的管理人员流动机制;事业单位岗位出现空缺,拿出一定比例岗位面向社区工作人员招聘;社区事业编制岗位出现空缺,重点向社区聘用人员和公益性岗位人员招录(不再“空降”),并给长期工作在社区的几类人员适当名额的考编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612/c1001-29334577.html
        [2]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9.
        [3]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1).
        [4]杨妍,王江伟.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现实困境实践创新与可行路径[J].理论视野,2019,(4).
        [5]付英.关于推进兵团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若干思考[J].兵团党校学报,2016,(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兵团科协科普发展专项项目“兵团特色的城市社区和团场社区以及兵地互嵌型和民族互嵌型社区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CD005)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