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四川省 620000
摘要:我国各企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深入发展。安全文化,是每一个企业在发展中,所必须要建设的一项文化。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足,轻视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往往照搬相关的安全文化内容,而缺少自身的发展融合,对企业的安全发展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制约。因此,必须对企业的安全文化进行创新建设,促进企业的安全发展。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措施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树立员工正确的安全生产观。企业安全理念包括核心理念、责任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疫情期间,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广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广大职工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改进和加强宣传工作,充分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讲述企业抗击疫情好故事,为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企业立足地区特点精准施策,上下联动、群策群防,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按规定制定了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并按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格局。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个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往往取决于企业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高低。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树立长远意识;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与员工的切身利益,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以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树立全局意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就必须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进行改革和创新,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发展。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忧患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作为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不仅是安全稳定运行,更是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发生时恰逢春节返乡高峰,国家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向社会发出减少人员流动、协同抗击疫情的号召,采取了针对性措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同时,企业第一时间根据地方政府政策要求积极响应,制定了可行的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并严格落实执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所以,我们要有安全生产的忧患意识,在生产现场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事故危险点的分析和查找,把安全隐患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措施
1、安全制度与安全环境的强化建设
安全概念需要在企业整体运行概念中全面融合,形成企业健康生产的根源。每个员工观点中都要融入“安全第一”的理念,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安全。各行各业都要形成安全企业的经营特征,创立宣传满足本身特征的安全观点,这样员工的接受速度才能进一步加快。建设安全行为文化作为建设安全文化的主体,作为建设安全文化得以正常实施最终的目标载体。安全行为文化涵盖所有员工明确地行为规范,各层领导者也具备优良的工作方法,可以将先锋模范作用良好地发挥出来,员工队伍拥有较高的素质以及对安全规章制度的主动遵守并对他人错误行为与条件等给予重视。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本保障源于建设安全文化机制,其保证了建设安全文化的结果能够延续下去,行为方面具有相应地规范,并对持续改良安全文化的建设具有基础动力。安全文化机制的重点内容不仅具有常规安全操作流程及法规机制的建设,还包含企业日常生产中安全操作习惯等内容的积累,并将安全文化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文件上落实,另以安全手册等便捷传播方式进行留存,使新进员工及其他员工对安全经验进行合理分享。经过安全文化的环境建设,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强大助推力,其利用安全文化聚集导向作用及制约激励作用与协调融合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企业干部员工安全生产主动性的进一步提升。
2、安全文化建设应以政府监督为导向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应符合新时期的先进文化,满足现代化生产能力的发展需要,满足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以及人民公众自身的基础效益。安全文化呈现了人类的文明,隶属新时期背景下生产工作安全的关键内容,企业应该对建设安全文化的思想工作高度重视,坚守“人本”引导思维,彰显生产的价值,逐渐创造出“珍爱生命、重视安全”的社会风尚与舆论气氛。同时还要对强制性较强的安全管理系统、法律背景、安全法律等认证机制大力推广,督促管理人员以最短的时间达成管理目标,并在长时间的落实中养成一个良好地观点与习惯,逐渐通过管理人员转换成管理动力。通过相应地宣教方法,将安全文化意识灌输给人们,进而促使企业内员工安全意识的有效增强,并进行正确态度与安全理念的建设,并对必须掌握的防护技术等加以掌握。鉴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正处于强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对现代安全文化和安全素质进行宣扬及归结,并将先前不正确的安全文化抛弃,转化安全观念的经验型及被动型,使其向预防型、超前型、本质型的安全观念实施发展。
3、各层领导人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
企业内部的领导者先要建设好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安全价值与安全意识可运用安全教育的培训系统与言传身教的方式深入影响每位员工,从而利用严格奖罚实践做到逐渐深化,这样才可以提升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速度,进而实现安全生产局面的养成。企业的领导者需主动进行各项安全活动的开展,做到寓教于乐,在日常的生产流程中做到寓教,并对安全文化进行全面地培植,在企业的整体运营流程中贯穿安全文化,并以多维度渗透员工的思想,进而将员工在安全工作中的创造性与主动性进行合理地调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安全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点,这一问题不容忽视,从当前的工作实际来看,各种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令人揪心。企业要得到长效发展,务必重视安全生产,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保障生产线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才能更好地为企业奉献。企业应该身体力行,将安全的重要性传给每一位员工,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文林.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N]河北经济日报,2020-04-18(003).
[2]汤善刚.新形势下规范企业安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0-04-1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