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本文就阻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对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及策略手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汽车机械;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关注。其中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已经成为了能力培养工作的关键点。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其中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后续人才的实际生产工作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在院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充分实现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未来社会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对创新的重视。
一、阻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分析
1.高职院校及教师对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才缺乏正确地认知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整体认知具有一定的偏差,没有对其基础能力、综合素养进行明确要求,很多人认为所谓创新型人才主要就是指一些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或是一些高学历的人。部分高职院校认为要凸显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具有高难度的科研项目,建立起相应的创新教学模式及机制;同时有的教师则认为,创新是学生灵感爆发的一瞬间,没有方法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探究,注重学生的突发奇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整体能力较差。通过对现代教学理论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是可以通过后期的不断学习所培养发展的。
2.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以及教学鼓励
机制激励创新意识的有效结合当前的高职教学中,缺乏足够的教学激励机制,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教学动力刺激教师开拓创新意识,一味的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没有对应的激励机制促使教师进行改变,于是教师就一直保持这样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针对于高职学生,其自身在开展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激励制度促使其自身进行学习的创新,学生沿用自我传统的学习模式学习技术性知识,学习的内容与传统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内容性质不一样,相同的学习方法或许并不适宜当前的教学内容。
3.传统教学方法的落后性
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时候,依旧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其自身并不对创新教育有效融合,也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意识的重视,与实际的高职教学需求不相匹配。不仅如此,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甚至会导致当前汽车行业的前进发展,其中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导致其自身开展工作中,不能有效与外界变化的情况适应,降低了行业的前进以及经济发展。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
1.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创新教学形式及内容
高职院校应当主动牵头,组织院校中的优秀专业教师协同企业中的一线骨干人才共同建立起相应的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中的一线骨干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计划及教学策略的编制过程中。同时积极开展一系列相关的课题研究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技术知识,并且对教学计划进行有地的完善,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知识。高职院校应当与周边的优秀企业共同建立起实训基地,运用企业的生产线及生产设备弥补校内实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而企业也可以在院校中建立起相应的实训基地,搭建起校内校外多元化的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教学指导。
2.建立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为了切实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拿出部分资金资源进行双创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高职院校中的专业优秀教师可以进入企业进行实际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同时掌握当前社会中先进的汽车机械理论知识及相关的生产经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拓宽其视野,提高其专业业务水平及能力。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参与到一系列的资格证书考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对于校企合作而言,院校应当坚持贯彻落实走出去、请进来的基本方针,邀请一线骨干优秀人才到院校中担任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有效地指导,同时也可以进入院校开展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创新教学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基于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1.结合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
设置更有实践性以及的应用的教学内容在设置教学内容之前,高职教师就需要自我的进行反思,及时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使用需求充分掌握,然后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设置更有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的教学内容。在培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教学目标设置成为可以实际解决的问题,与社会人才资源缺口相匹配能力培养,让学生可以更好提升自我的学习知识的实际转化能力,可以在实际生活以及工作中用在课程中学习到得知识进行综合应用。
在高职院校实际的调整教学内容中,将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平台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尽可能满足实际的项目化特征,提出对应的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整合性课程安排,让每一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高职学生们在学习中直接从简单到困难的阶梯式学习,保证教学内容设定的连贯性,避免学生在学习中由于间隔时间过长而导致其自身对基础知识的遗忘,重新学习又需要将之前花时间学习过的知识再次学习,浪费了学习时间的同时,也不利于知识的深化记忆,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良。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基于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尽可能地发挥出高职教师自我对课程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足够的教学自由,不用过度严苛的规则与教学规定去约束学生们的创新行为,用积极鼓励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课业以及学业的完成。在学习过程当中,高职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并且与学生们进行积极的学习探索,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正确学习方向,发现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方向的偏差,需要给予语言以及行为上的帮助,指导学生们在自我创新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点,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程度,有效的实现学生们的学习自主化,丰满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体验感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自主积极性,进而有效的获得真正的深度知识,为后续开展相关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知识积累。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工作是当代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活动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工作任务,结合高职院校当前拥有的一系列教学资源,例如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等,开展对应的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并没有足够重视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更不要说合理利用当前的教学资源开展对应的创新意识培养。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完善当前高职院校适宜的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使用的教学方法等,最大限度的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薛丽华,李雨健,朱大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15):160-161.
[2]靳同红,王胜春,王晓伟.机械工程专业综合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20):155-156
[3]杜方鑫,张红英,吴震宇.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9(7):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