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消防救援支队东河区大队 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当中的高层建筑逐渐拔地而起,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从各方面出发,提高建筑具备的消防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现状与防火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带给大家参考意义。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防火方法
引言
当下社会各界针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正在不断地上升,为了从根本上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系数,作为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于高层建筑防火方法的探讨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工作人员以及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1火灾形成特点
如果高层建筑没有做好防火隔离,发生火灾时火势会在建筑内迅速蔓延,特别是竖向井道等结构。通过总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有如下特点:第一,难以迅速疏散人员,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是建筑高度高、内部结构复杂,容易造成人员密集,增加了人员疏散的难度。第二,消防人员所使用的灭火工具难以到达着火层,且消防人员到达着火现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一步增加了救援的难度。第三,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用电设备,电力线路结构复杂,在高用电量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火灾。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2.1人群疏散困难
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楼层较多,且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因此在对人群进行疏散的过程中,如何提高疏散效率是工作人员重点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易燃烧物品,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并且会立马将疏散通道堵住,导致建筑中的人民群众很难及时逃生。在高层建筑中,如果设置电梯以及防火门,我们应当确保日常状态为开启,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防火门的安全作用。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人们会将电梯作为主要的逃生通道,而此时电梯十分拥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火灾时的伤亡人数,与此同时,尽管电梯具备单独的电源,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火灾会立刻停止运行,那么大量的人民群众会在电梯中进行聚集,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人民群众的逃生难度,甚至一些人在情急之下会选择跳楼这一方式,这种方式也是十分不理智的,因此如何推进人群疏散工作尤为重要。
2.2容易受到爆炸威胁
高层建筑由于其楼层较高,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就会将其设计为封闭状,其楼层越高,封闭性就越好。当火灾发生时,如果通风不好,就会增加爆炸几率,这主要是由于在火灾发生的过程中,其空气中的含氧量会降低,在缺氧的环境中,当燃烧物与氧气接触,遇到火源时,便会爆炸,后果比较严重。
2.3救援难度大
不同国家对于高层建筑有着不同的规定以及标准。在美国七层以上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由于高层建筑空间占比较大,相对高度较高,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针对大多高层建筑顶层部位进行救援时救援难度会增大。在当下这一阶段,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的楼层都比较高,27米以上的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而100米以上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如果超高层建筑在没有任何阻挡物的情况下,仅需要30秒,烟气就会直接向上扩散,并且到顶部位置。因此,如果发生火灾,会由于空气对流等原因,加快实际扩散速度。根据当下我国具备的消防工具以及消防技术经济能够通过对室内消防的基础设施进行灭火操作,而由于高层内部水量补给十分有限,因此,如火灾的势态较猛,常常发挥不了自身的灭火作用。
2.4消防设施疏于管理
对于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管理来讲,相关人员并没有给予其充分重视,管理工作有所欠缺,更没有将维修工作具体落实,这种情况的出现为火灾的发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没有对消防栓和灭火器进行日常维护,以致于其出现老化、损坏问题。甚至有的消防通道在长期没有使用的情况下,用于堆放杂物。
3 高层建筑防火方法
3.1注重设计科学性
在高层建筑中,消防安全幕墙以及管道是火势蔓延较快的主要部分,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避免火势蔓延至防火区,会减少一定的经济损失,最具有危害性的是一旦发生火灾之后会逐渐形成大量有毒烟雾,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注重高层建筑内部的排烟以及安装疏散设施的科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性。例如可以在电梯前面安装排烟系统,在疏散楼梯处安装送风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排烟系统的经济性以及便捷性优势,这也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手段。在对高层建筑的排烟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要选择的应当是自然排烟,很多高层建筑物的楼梯间都会存在一定的热压差,因此烟气会持续停留在楼梯间,因此在对楼梯间构造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倾向于半封闭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火势进一步的扩散,在对楼梯间进行设计时,工作人员应当精准地对窗的位置以及面积进行设计和安排,通过在墙面上放置排烟窗,从而方便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之后,能够通过打开排烟窗进行排烟。
3.2加强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
要想优化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除了要注重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还应在建筑运行阶段加强消防管理。因此,完善高层建筑的消防管理制度是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重点。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和不断完善,应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时对人员进行消防培训。操作消防设施的人员,必须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加强对其日常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此保障所有消防安全设施均能够正常使用。还应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日常保养,最大限度地排除火灾隐患。
3.3普及安全消防知识
作为高层建筑的社区组织以及物业应当对建筑物的管理者以及人民群众加强对于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以及讲解工作。根据人民群众的特点展开针对性的知识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对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通过定期为人民群众进行火灾事故演练,引导人民群众了解正确的逃生方式以及具备使用消防器材的能力,使得人民群众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正确高效的进行疏散。这样不仅仅能够使得群众充分意识到火灾发生所带来的破坏性,同时也能够对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警惕及安全防范,通过演练也能够提高人民群众在面对火灾时的自救能力。
3.4加强技术防范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在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技术防范,加大资金投入,将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防范技术应用于其中。首先,应当完善消防设备的建设配置工作,重点部门应当按照我国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配置规范完善设施设备,确保一旦发生消防事故时能够立即反应,并且实现自动灭火,同时当班人员也可以运用人为处置的方式进行灭火将火势保证在可控范围之内,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作为重点部门也应当设定与之相对应的安防门禁系统,通过全面监控每一个部门的具体运作情况,防止闲杂人等进入部门之中,出入部门时,也应当完善相对应的登记管理制度,通过实名登记这一方式提高安全系数。同时应当加强监测控制。并将数据标准值域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高层建筑环境的动力参数情况,一旦其中任何一项数据不符合既定的数值,那么监控设备就可以通过第三方转发方式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同时也可以向控制设备发出指令,通过内部检修实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范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逐渐推进的形势下,高层建筑在数量上会呈现递增式增长。我们应牢固掌握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防范和改进,保证火灾隐患的彻底消除。
参考文献
[1] 杨伟 . 简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与防火措施 [J]. 科技资讯,2017,15(32):62.
[2] 李 剑 . 高 层 建 筑 消 防 安 全 现状 与 防 火 措 施 探 究 [J]. 科 技 风,2017(26):101.
[3] 南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现状与防火对策探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8,4(08):49,51.
[4] 王亨健.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7(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