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新媒体造成的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对当下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最大化的发挥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上的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的情感认知、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改变。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把握网络育人的价值,树立网络思维,科学有效的开展网络教育,占领网络高地,传播正能量,发挥网络育人功效,提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效果。
一、新媒体的特点
1.开放性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户外、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不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迎合了人们运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休闲娱乐的需求。新媒体面向社会大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既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又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
2.丰富性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快速传播提供了便捷渠道。社会运行中每天有大量资讯产生,且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去。财经、娱乐、军事等领域,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应有尽有,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浏览相关内容。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先进,软件开发者可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主动推送符合个人偏好的资讯。
3.时效性
新媒体具备很强的时效性。“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里的“天下事”不仅知道得多,而且知道得快。新媒体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24小时实时在线更新。某件事情刚刚发生,远在天边的观众立马就能知晓,这是旧时代闭塞的信息渠道远远不能比拟的。
二、大数据时代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智慧校园的构建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场。智慧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采集校园内的数据,并整合、分析,加以科学的利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高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高校共赢发展新的校园形态。智慧校园的构建在我国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加强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研究对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但多元文化的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惑。因此,要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网络环境有待优化
我国的网络法治建设起步较晚,立法体系有待完善。一些不良信息在网络散播,污染网络教育环境,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此外,还存在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现象,网络道德可以很好地规范网络使用者的行为和言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氛围。由于很多高校都是从技术层面来优化网络环境,缺少对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有效引导,导致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淡薄。很多高校虽然设有专门的网络监管部门,但是,存在监管技术落后、监管形式单一等问题,不能完全杜绝不良信息的传播。
2.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足
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管理队伍要具备较高的网络素养,才能很好地开展网络育人工作,但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不足。首先,学生管理队伍网络素养欠缺。缺乏网络意识,对网络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事网络教育的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不能利用网络资源很好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其次,学生管理队伍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上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脱节的现象,人员结构上缺少专业的、具有较高网络素养又具备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多数高校是由校党、团干部、辅导员及班主任等兼职,教育效果不理想。
四、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对策
1.提升教师在学生工作中新媒体运用素养
学生工作中广泛地运用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作为高校的老师要积极的面对这一改变,积极地去学习新媒体的各种操作和运用方式。而高校也要注意对教师新媒体运用能力的培训,只有教师自己掌握了新媒体的运用方式,才能在学生工作中及时的关注到学生的完整动态,找到最好的解决方式。第一,高校应该定期地开展教师的新媒体运用培训,请专业人员为教师讲解新媒体的运用技巧和基础知识等。第二,教师应积极地组织教师开展新媒体运用帮扶和交流,引导教师针对新媒体的运用经验展开交流,共同促进和提高。第三,可以通过问卷发放和培训测试来对教师的掌握运用能力进行检测,还可以将教师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作为学期末的考核中一项,以此来提升高校教师新媒体的学习劲头。
2.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具备扎实的信息化专业技能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提升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育能力。还要通过外出学习以及深造等途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岗位津贴,解决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完善规章制度以及考核评估等办法,提高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3.提高高校管理服务能力
在教育管理中,高校负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部门众多,因此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中,出于部门利益考虑,可能会出现推诿的现象。高校应重视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与学生利益关系密切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解决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搭建网络育人平台
高校要加强育人平台的建设和宣传,更好地发挥平台的育人功效。首先,加强对网站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网站的影响力。可以利用党团组织进行宣传推广,使党员、团员认识到教育网站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自觉地进行宣传。利用思想政治课堂进行网络推广,教师向学生介绍网站的功能,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网站,课下多浏览网站。其次,丰富网站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育人要求不断创新网络内容。可以选择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宣传,学生教育管理网站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如果宣传的内容过于专业,就会降低一些非专业学生的关注度。因此,内容的设置要在保证理论性的基础上,尽量生活化。
结语
在网络信息时代,利用网络优势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一种趋势。当然,高校也应直面新媒体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压力,通过建立各项机制体制,创造性地运用技术手段逐渐消除其不良影响,所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开展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梦瑶.关于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
[2]柳帅,刚良.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15(10).
[3]张铃粒.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索[J].科技风,2020,(07):108.
[4]洪娟.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分析[J].现代交际,2019,(1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