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蒋博
[导读] 摘要: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本文通过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品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就业实际、考核方式和课证融合等方面对于本课程进行改革,以达到培养学生提高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关键词:电子商务类,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电子商务专业是受新技术影响较大的专业,也是教学计划调整较频繁的专业。但其部分技术类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相关课程内容协调不畅的情况。目前,国内对课程设置问题的研究总体不足,初步统计自2001年至今仅约40篇左右研究文章,大多为浅谈初探之类的笼统概述,深度研究较为缺乏,而对电商教育某一环节如电商技术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细致研究更是偏少。国际上比如美国,相关研究较多,涵盖课程层次、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估、机遇挑战等各方面,但同样,从技术类课程设置角度切入的专门研究较少。
        1 课程群建设的概念及内涵
        课程群是近年越来越受关注的课程建设理念,是指由三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想是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个能力与素质培养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组(模块)进行建设,打破课程内容的严格科目归属性,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层面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因此,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探寻相关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群建设的意义是有利于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去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强化重点突出课程间关联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实施效率,使各课程协调发展。
        2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改革
        2.1以项目教学为主导,多种教学方法
        并重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能够充分理解项目的基础上分工合作,依靠自己和团队的力量主动的去搜集和项目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分析,最终完成项目。由于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以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相关企业的实际项目运行,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电子商务类课程当中,很多课程都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比如《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等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每一个知识点学完后,学生都有相应的项目可以去练习,这让学生可以有更多技能训练的机会。同时项目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辅相成,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
        对接在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充分考虑在社会的实际工作中相关企业对电子商务类工作岗位的要求,例如网店的推广与营销需要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能力和营销的相关技巧,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就加以重视和练习。以就业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要求,在找工作时更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中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相关平台进行实际操作,从而达到对知识更加深入理解的目的,并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
        2.3优化考核方式,加强对实践技能的重视
        在传统的考核体系中,一般理论知识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些课程,除了传统的卷面考试,增加了项目考核,在每个项目周期结束后,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加强项目的实践技能在整个考核当中的考核比重,让学生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同时,在进行项目考核时,不能只看结果,要从多维度去分析和复盘,让学生能从中进行总结和反思,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2.4多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类比赛
        实践证明,以赛促学是很好的一种提升和检验教学成果的方式。多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类的各项比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和更多优秀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把比赛当成一个电子商务课程实训的平台,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参加电子商务类的比赛也有很好的现实价值,可以让学生体现创新能力,如果得到好的成绩也有机会到一些知名企业实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电子商务类和创新创业类的比赛,在比赛中不断提升实践技能。
        2.5课证融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证书的完美融合
        为响应教育部倡导的“1+X证书制度”,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将电子商务类证书考试课程直接引入教学计划,学生在通过学校电子商务类相关课程的学习时,及时掌握了相关证书要求的实践技能,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程学分与相应的证书结合,“证书抵学分”。这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职业证书的加持,让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当中可以占据一定的优势。2.5加强对口企业实战实践近几年,我校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到对口的电子商务企业实习尤为重要。因此,在这方面,学校和教师们都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电子商务企业岗位,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中实践,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企业相关岗位的运营,这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把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已经陆续在京东,优衣库等知名电商企业实习过,学生们收获了很多,同时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受到了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让学生到企业实战实践是产学结合的有效路径,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入理解,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及时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相关岗位要求,把教学内容和企业的实战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目标性和针对性。
        2.6设计可行的项目
        大作业项目大作业是对教师讲解案例的举一反三式应用,项目作业的内容及形式可以模仿教师所用教学案例,但是要有别于教学案例,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对于部分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其参加电子商务大赛,大赛获奖可以冲抵本课程的成绩,具体折合的分数与大赛的级别及获得的奖项级别有关,国家级特等奖为满分,其他奖项依次减5分,折合后的成绩与本课程的考核成绩就高不就低。这种考核方式对同学们积极参加大赛及积极思考与创新有一定的鼓励作用。本人在网店运营实训课程中引入了该考试方式,采用该办法之后比采用该办法之前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3 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类课程群建设的总结
        采用课程群的建设思想,将电子商务专业技术类相关课程紧紧围绕商务网站的策划、设计、制作、管理与推广的能力进行有机整合,统筹规划,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体。有利于技术类课程的整体优化,有利于去除课程间的重复内容,突出课程间的关联内容,提高课程的实施效率,使各课程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电威.基于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协同育人平台下的技能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电子商务2020(06):76-76.
        [2]曹琳静.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以《电子商务运营》课程为例[J].经济师.2017(09):106-108.[3]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6-68.
        基金项目:2020年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电子商务专业群“三教”改革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0YX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