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伟娜
[导读]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北京环利科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城市河道水环境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推进,城市河道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迫在眉睫。本文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简述,重点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一.城市河道水体环境污染来源
        在城市河道水体污染治理的工作中,应该全面了解水体污染来源与具体成分,针对性的选择处理技术,便于合理的开展治理工作。一般情况下,不同区域与年代的城市水体,污染物的来源也存在差异,可以将其分成外部与内部类型的污染源,对于外部污染源而言,主要就是来自于城市水体外部的污染物,像是生活类型、工业类型废水,还有初期雨水等等,均属于城市水体的污染源,对水体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而内部污染源,主要就是水体内部区域的污染物,一般情况下,来源于底泥污染物、水生动物代谢污染物、水生生物的尸体污染物等等,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城市水体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近年来在城市水体污染治理的工作中,外部污染源的问题,在治理期间主要利用降低或者是阻断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内部污染源问题则需要创建出较为适合的种群结构,有效地抑制内部污染源,降低释放速度并减小释放浓度,促使水体净化能力的提升。
        二.市河道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分析
        1.维持河道天然功能的必要。河道是水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水的一种形式,有着自洁、自净的功能。依靠它,人类和多种生物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但是,城市河道的过度污染,使它的天然功能出现萎缩甚至局部消亡 。
        2.保护区域环境的必要。由于河道的污染,对周围环境也引起一些影响。具体表现为:(1)人居环境受影响;(2)土壤环境受影响;(3)生物多样性环境受影响。
        3.减少经济损失的必要。城市河道污染必然带来经济上的问题:(1)水质的污染直接导致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再分配性问题,为取得洁净的可用水而采用取水口搬迁、水质净化等措施,必然要建立在巨额的费用支出上。(2)污染的河道将直接造成灌区内经济作物量减质低,水生生物经济遭受打击的后果。(3)被污染的河道,时间拖得越久,管理和治理费用将越大,城市经济的收入将损失越大。(4)城市河道的污染对城市形象将产生很大影响,间接引起旅游、交通等产业的经济损失。(5)河道因污染而断流甚至消失,潜在的生态代价会抵消相当一部分经济收入 。
        三.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主要修复技术的应用
        1.生物处理方法
        1.1.微生物强化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向有污染的黑臭河道中投入一些可以抑制有害生物的微生物,采用同类消除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生存构造之后,会使得原先那种有害的微生物消失,使得水体恢复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洁净能力。主要以微生物菌剂为主,投放之前需要做好细菌培养,还要有效筛选,提前制定好预防技术方案。黑臭河道生物强化技术处理,投入微生物菌剂期间,针对黑臭河岛中COD、TP等去除效果显著。搭配植物净化处理手段,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黑臭河道净化处理质量,还能够在植物作用下为微生物提供适当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适当添加生物促生剂,通过药物作用将微生物数量提升,改善微生物生存环境。由于其简单易操作,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国的农业与种植业之中,并且其以及对我国的生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2.植物修复技术
        利用植物吸附水环境当中就有毒有害物质,是一种应用时间非常长、效果比较好的水环境处理技术,这种办法主要利用水环境当中自然生长的一些水生植物,与水环境当中的微生物发生联合作用,从而去除水当中的污染物质。第一,水生植物可以与河道内的浮游藻类形成一种竞争关系,从而夺取这些藻类必要的氧气,营养物质(氮、磷、钾等)。尤其是一些生命力非常茂盛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抑制水环境当中浮游藻类的生长。第二,水生植物可以加速水环境当中一些化学有机物质的分解,通过光合作用与分解作用,将水环境当中的一些化学有机物质分解为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第三,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不仅可以应用在湿地环境的处理当中,还可以应用在湖泊环境、水库环境的处理当中。
        2.物理处理方法
        2.1.曝气增氧技术
        微孔爆气增氧技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有效措施之一,河道水环境中绝大部分微生物和动物生存离不开氧气,在河道治理中应用微孔爆气增氧技术可以有效增加水环境中的溶解氧浓度,为水体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创造条件,起到维持水环境生态平衡的作用。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中含有大量沼气、氨氮等污染物,微孔爆气增氧技术可以增加水体中氧含量,与水体中的氨氮等元素发生氧化反应,使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实现对水环境的修复。此外,微孔爆气增氧技术通过搅拌将氧气均匀地分布到水体中,对河道底质污泥进行氧化,可以有效净化水质。总之,微孔爆气增氧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措施。
        2.2.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方面水污染的预处理技术
        氧化塘就是借助生物所具有的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辅以人工曝气,或者是投加具有高效降解污染物和底泥的菌剂等,以此来强化处理效果。当污水通过氧化塘处理后,能建立复合生态系统(由多级食物链组成),这有助于生物修复城市水环境。而对于人工湿地而言,其净化机理独特且复杂,借助复合生态系统(基质-微生物-水生植物-动物)的协同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并通过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沉淀、过滤、离子交换、吸附等方式,来高效、持续性净化污水。上述污水预处理系统不仅投资少、效率高,而且能耗低、操作简单,因而有着不错的应用价值。针对那些难以截污或治理的湖泊、城郊河道,可利用那些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比如没有农业利用价值的鱼塘、荒地,或者是已经废弃的河滩、河道等,将其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人工湿地或者氧化塘,以此来预处理上游污水。
        3.化学处理方法
        3.1.重金属化学固定技术
        通过化学试剂、物理方法等手段,改变河道水环境PH数值,当河道水质呈碱性环境时,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会与水中的羟基反应形成氢氧化物,并最终沉淀在河床中,从而降低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重金属治理通常与河道疏浚相结合,通过化学方法固定在河流底部的重金属污染物,在打捞船的帮助下搬出水体,从源头上减少了重金属重新释放的可能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从河道底泥中提取重金属重新利用已经慢慢普及,不仅能够较好完成河道治理,还能促进废物循环利用。
        3.2.絮凝沉淀技术
        絮凝沉淀技术是较为常用的化学方法,通过向城市受污染的水体投入铁盐、钙盐等药剂,通过药剂与河道底泥中的营养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并形成难容类沉淀,沉淀至河床中。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治理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系统性环境工程,在国内仍处起步和技术摸索阶段,基本处于水质指标改善和景观建设阶段,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生态治理的同时需做好沿线污染源的治理、严格控制废水排放,综合整治以消除黑臭、建设绿化改善河道形象,增加水环境自净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肖琪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J] 现代园艺2017(06):78-79
        [2]张晓凡生态城市水系环境生物治理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10):24-25
        [3]王 婧 浅谈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