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楠
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进,更注重教学的核心素养教育。历史课堂是学生学习传统历史文化和悠久知识的重要平台,是了解中外古代智慧结晶的重要来源;历史教学更是对以往出现的历史事件的研究学习,不仅能够有前车之鉴,还有更多心得体会;而历史课堂最重要还在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指导学生更好学习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历史学习就好比穿越时空的一次遨游,领略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事件,了解当时的历史时事,而其中的人文事件需要通过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更好地展现出来,这也是现今教学的重要要求。核心教学下注重培养学生智慧学习、理解学习、兴趣学习,让学生在知识教育下得到更好地提升效果,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下面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进行几方面的探讨和分析: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
1.1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得不到真正的认知
现今教育仍旧重视主课的学习,就初中教学中的历史来讲,属于副科的一门且分值占比较低,首先是学校及社会现象中存在的不重视情况,更多抓学生其他的学习科目,没有足够的重视教育和教学;另外,教师在此现象下也常常会出现不重视的现象,多数教师认为历史学习实则属于文科的背诵部分,主要靠记忆,长期给学生灌输一种死记硬背的思想,不仅让历史教育失去了本该有的文化魅力,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得不到历史认知自然会无感历史,甚至厌恶历史学习。
1.2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缺乏能动性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更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有效带动学习课堂的质量。就当前的多数教学课堂来讲,教师仍没有脱离课堂的主导地位,多数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只顾课程进度不顾学生的理解程度;当然,学生在学习中也很少有主动性,在自我认知上缺少对历史魅力的感受,这些都是导致课堂氛围低沉的原因。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2.1故事教学带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历史情感
历史学习的魅力在于历史故事的前后背景下的思想教育,感受当下应情应景的历史事件,从而做出客观评价并进行学习理解。历史课堂常因为课本的枯燥和记忆的无趣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缺少氛围的带动和历史情感的感同身受,自然不会就理解其中的历史辛酸苦辣,所以故事教学是历史课堂必需的教学方式之一,故事性的教学能让历史情节生动有趣,带动情绪进入从而走进历史情景中更好感受历史情感。
例如,在鲁教版初中历史中《鸦片战争》的学习,教师可以就学习内容进行故事性教学方式的改变,让学生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比如在进行本课学习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内容,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以这样巧妙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就鸦片战争的背景、重要人物等,进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讲述,带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同时以历史正义事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更好地接受历史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历史中的各种战争后的美好来之不易,真正感受历史情感。
2.2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历史价值观
学习不仅仅是自我的理解和探究,更需组合探究的成果。小组合作学习已是现今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学生之间的组合学习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成果,还能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确缺少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讨学习,进行历史事件多角度的学习讨论,让历史学习更有意义地进行;当然,历史的学习也在于多人的研究,让历史事件真实浮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做到前车之鉴和引以为戒等价值观的树立。
例如,在进行《戊戌变法》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就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堂的教学。比如,教师在教学之初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的工作,简单明确变法的过程,之后在课堂中再次进行变法的学习讲述,教师结合时代背景将本课进行详细的教学,之后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进行戊戌变法的评价探讨,多人讨论就是多个角度,每个学生的观测点不同,组内的讨论势必会擦出不同的火花;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在课堂最后进行小组结果的表述,让学生自主表达自我评价,结合学生的评价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和指导,让学生得到更全面地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这也是历史学习的重点。
2.3利用信息化教学,并延伸内容
对于现今的学生来讲,学习压力比较大,在学校难有放松心情、释放情绪的地方,唯一接触最多的就是课堂,而课堂不只是严肃的知识教育,更需要轻松知识延伸。对于现今流行的信息化教学来讲,新时代下的学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延伸教学内容的模式;历史教学本是时空的横纵向学习,课本只是时空学习的冰山一角,还需要更多的内容延伸才能了解更多的历史信息。
例如,在进行《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学习中,教师在进行近现代学习衔接的内容以信息化教学作补充,让学生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环境下得到更多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比如,就此课的学习时,往往多数学生会出现对近现代是如何过渡的没有较明确的概念,而书本上也缺少背景知识的补充,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内容的延伸,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观看《末代皇帝》的影片,让学生在观影中得到更多历史信息,而对于此类影片也具有一定的客观和真实性,一定程度上也能给学生展现出近代社会的真实现象,让学生得到知识横向和纵向的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观影后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影片感受表达,让学生借助课堂的平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理解,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具体有效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可以就历史的故事性进行故事教学,带动学生走进历史世界,领略历史情节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历史情节的自我讨论和表达,提升历史价值观;另外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适时地延伸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洪成.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新智慧,2020(27):118-119.
[2]任平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