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刻之技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6月18期   作者:林净/文
[导读] 寿山石均为叶蜡石,叶蜡石是一种非常软的硅酸盐矿物,其质比玉石更加柔软,硬度一般在2.32-3.05,密度则在2.71-2.84,层内结合较强,层间较弱,易形成薄片。
        林净/文
        身份证号码;35011119810829****
        摘要:寿山石均为叶蜡石,叶蜡石是一种非常软的硅酸盐矿物,其质比玉石更加柔软,硬度一般在2.32-3.05,密度则在2.71-2.84,层内结合较强,层间较弱,易形成薄片。因此特性,寿山石极适合用以雕刻,雕刻艺人们以其为料,利于技法的发挥;寿山石经雕琢后,更是大放异彩,魅力大增,寿山石与雕刻艺术可谓是相互成就。寿山石雕刻历史源远流长,饱经千余年风霜,从最初的原始简单演变至现在的成熟完善,论其技法,可归为圆雕、浮雕、薄意、嵌雕、镂雕、链雕、钮雕、微雕和篆刻九种。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技法;雕刻
引言
        雕刻家创作一件艺术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在展示自己的才华,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诉求,这些情感和思想都付诸于手中的刀刻斧凿,通过刀工技巧在石头上的行走最终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所以,每一次凿刻都十分重要,对作品的最终成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工艺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流水化作业和批量生产也逐渐兴起,使得部分雕刻者舍本逐末,放松了对自身刀工技法的锤炼和提升。笔者正是出于对石雕艺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与考虑,希望可以通过本篇文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刀工技法在现代石雕中的重要性,重新展现现代石雕的手工艺艺术魅力。
1寿山石雕刻艺术
        寿山石文化是“闽都四大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寿山石绚丽多彩、质地可人,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熏陶,使其颇具雅韵。寿山石雕是福州的工艺特色和价值传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以材质优良、工艺精湛闻名于世,雕刻者通过刻刀和笔精心雕琢赋予石以新的“生命”。寿山石雕作为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将玩石文化发挥到了极致。即便是未雕琢的石料,也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据记载,1957年福州北郊浮仓山发现在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中,有数件以寿山石打磨成的石器。由此可见,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或是欣赏寿山石。而在1965年福州北郊五凤山南朝墓中发现的两只寿山石猪俑,更是证明了寿山石雕刻于南朝时期就已是当地民间艺术之一,也进一步说明了寿山石雕刻作品作为殉葬品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俗。经千年发展,如今的寿山石雕刻技法已十分纯熟,形式多种多样,题材内容丰富,创作构思巧妙新颖。现代雕刻艺术与过去对比也有很大的革新,最明显的体现便是雕刻工具。现代雕刻工具的发展大大减轻了创作者切割过程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2寿山石雕刻技艺的现实状况
        在所有有色岩石中,山脉最为丰富,有些质量低劣,促成了灭绝。此外,山石是矿物的不可再生来源。山石不那么僵硬,更适合雕刻,雕刻者可以非常巧妙地运用颜色,这是玉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福州山脉雕塑的发展过程中,这个行业有效地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b .通过推广优良雕塑,促进玉雕的发展,改善艺术市场的发展。近年来,连翘学院和职业院校举办了山地链锯雕塑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到目前为止,山脉市场首次改变规模,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研究这个领域。伴随着国家的繁荣,传统雕塑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越世界舞台。
3刀工技法在现代石雕中的重要性
        惠安岩石未来的历史起源于后来发展中混合了越国文化和海洋文化的黄河雕塑,也采用了晋代的风格、宋代的特色韵、明代的精神,最终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南方派风格。淮对角线分为四大类:凸雕、凸雕、凹雕和阴影。在这些情况下,雕塑和雕塑与建筑文化相关联,而浮雕则用于建筑的墙壁设计和基于线样式的雕塑,例如大型纪念碑和联排别墅。我们未能摆脱人民的实际需要,是惠安不断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岩石长期开发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更新制造者的技术,使其更成熟、更全面。剑术是雕塑中最古老、最重要的技巧,具有非常复杂而冗长的技巧,如凿、铲、丝、丝、丝、点、缝等。要衡量作品好坏,除了雕刻的标准、细度和偶像崇拜之外,还要注意代表雕刻的刀的作品。由于石墙的坚硬性质,如果雕刻家的基本工具同时关闭的话,作品就不利了。
4磨炼好刀功,准确布局,神形合一
        优秀的雕塑家在正式弥撒前具有深刻的想象力,利用经验将灵感与审美感情融合起来,首先画笔。山脉的雕塑非常技术性。石头意外的颜色变化,使雕塑家对如何通过创造性创造出高质量作品有了无限的认识。雕塑时,不仅要有外表,还要创造一种深刻的意识形态,为观者提供自己想要的空间,从而充分展现出石头的生命力。雕塑可以使石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虽然说不出话来,但却是可行的,不仅山之美,而且历史悠久的文化心境,如《沉默的围城》。”李福曾说:“山冈雕塑可以戏剧性地凸显唐歌的歌词。“他的许多作品都来自唐诗的意义。诗歌原本就相当于源头,虽然在山冈雕塑中可以追溯到原作,但石头的大小和大小有限,要再现诗歌的意义,就必须依靠雕塑家的艺术重组。此外,在雕塑方面,合理运用雕塑来掩盖和避免岩石裂缝,从而使山的美丽和雕塑即使在合理布局下也是合适的。
5寿山石雕刻技艺
        (1)圆雕。圆雕又名立体雕刻,顾名思义,指的即是多方位、多角度,且非压缩的雕刻技法。此种技法着重呈现雕件的整体效果,以便观众可欣赏到雕件的各个方面。圆雕是寿山石雕刻之中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技法。其主要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以间接表现人物所处的环境,委婉而含蓄,并不是简单粗暴地直接将自然环境摆在世人眼前——衣角的摆动是自然之风;厚重的衣服与紧环着的双臂是严冬之寒;舒展的眉眼,满是丰收的喜悦是身处金秋的麦田之中;大汗淋漓,挥动的双臂,则是立于炼钢炉前。以小见大为圆雕之所长,它虽渲染不了大规模的群众场面,却能只用一些小细节赋予雕件独一无二的魅力;它虽是静止的,却能展现运动的过程,以暗示的手法让雕件真正地“动”起来、“活”起来。(2)浮雕。使物像造型脱离平面而浮突出于石料之技法,是为浮雕。其与圆雕最大的不同在于,圆雕为多方位、多角度的三维立体雕刻,浮雕则是只从正面抑或左、右两面来展现物像之造型的半立体雕刻。根据物像造像脱离石料平面程度之不同,浮雕又有浅浮雕与高浮雕之别:浅浮雕内容较为单调,为单层次造像;高浮雕则更为丰富,为多层次造像。浮雕可谓为雕刻与绘画之艺术结晶,主要以压缩、透视之法,借一面或两面来展现三维的立体空间。其对石材的要求较圆雕更为宽泛一些,一些不适用于圆雕、较为浅薄的寿山石却可适用于浮雕。
结束语
        总之,寿山石雕刻技艺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与见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社会文明载体。传承与保护寿山石雕刻技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认识到保护寿山石雕刻技艺的重要性。要在传承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寿山石雕刻技艺水平,开拓新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弘扬寿山石雕刻技艺的文化魅力,为寿山石雕刻艺术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郭连春.陈文斌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
[2]游舒.福州寿山石雕刻技艺的当代发展[J].文化学刊,2019(07):145-146.
[3]程由军.浅析寿山石雕刻技艺的三大诀窍[J].东方收藏,2018(17):54-56.
 
        林净/作《天伦之乐》荣获2016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作者简介:
        林净:福建福州人;工艺美术师;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擅长雕刻《北极熊》与《海底世界》雕刻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多件作品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永久收藏;近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受到的专家和收藏们的一致好评。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福建省轻工业联合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