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6月18期   作者:曾慈香
[导读] 实验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相应的材料、设备,控制相应的条件,引起实验对象变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知识,或者是验证知识的教学手段。
        曾慈香
        广东省兴宁市胜青学校
        摘要:实验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相应的材料、设备,控制相应的条件,引起实验对象变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知识,或者是验证知识的教学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法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有更加全面系统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加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应用
引言
        实验教学法是初中生物教学方式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生物课的过程中,教师使用实验教学法进行生物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生物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的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不断地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生物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教师完成生物教学任务。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法的概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法是教师按照生物课本知识的规范要求,利用生物设备或生物试剂,按照实验操作的流程,对于生物实验所产生的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教师的实验动作和流程规范进行模仿和学习,在学生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教师需要不断监督和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在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及时地观察和分析,并且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良性发展。首先是部分生物教师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全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紧紧围绕中考大纲,而中考中关于生物的考查部分实验方面相对比较少,这就使一部分教师过于看重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验教学不太看重,课前并没有结合教学需求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也没有组织学生开展具体的实验操作,造成了学生实验能力不强,生物学习热情不高的情况。其次是部分实验课题设计比较单一,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一部分实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升学率,过于看重实验结果,对实验过程不重视,经常要求学生背诵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这种背实验的教学行为忽视了实验教学本质,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还存在对实验教学评价比较片面的情况,有的生物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视力度不够,在生物实验考核评价上,以笔试为主,很少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查,这就造成了学生为了应付实验考核,会过于看重实验原理、实验结论等知识的记录,对实验操作不太关注,造成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很弱,难以把握实验的本质。
三、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结合学生生活开展实验活动
        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内容都与生物知识紧密相关,对此,初中生物教师在组织生物实验活动时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了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活动,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材料,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为每组学生提供数量相同的新鲜蔬菜,然后让各组学生自己设计保鲜方法。一天后教师让各组学生将自己组保鲜的蔬菜拿出来,并对比各组学生蔬菜的保鲜效果。学生经过对比就会发现,有的蔬菜已经完全枯萎,但是也有的蔬菜相对比较新鲜。教师让学生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学生经过思考提出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都会影响到蔬菜的保鲜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肯定,在此基础上引出“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让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学习,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实践
        学生的亲身实践是实验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在实验教学中主要提倡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所有进行的实验进行联系。因此在实验法应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打破传统生物教学中的纯理论教学,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的方法合理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这一节课内容的学习时,首先老师向学生讲解显微镜使用前的一些注意事项,并告知学生显微镜各个部分的作用名称。以保证学生可以合理地使用显微镜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显微镜。在内容讲解完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在显微镜上进行植物标本的观察。老师在一旁维持秩序并为所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显微镜的使用,并深刻理解显微镜各部分的功能、作用。最后老师随机抽查几位同学进行显微镜自我实践使用过程的总结。进一步使实验法可以有完美的收尾,学生也可以在自我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广泛联系学生具体生活实践,优化知识应用
        实验作为初中生物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理应当在生物教学中广泛应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符合生物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积极性得以提升增强了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包括的许多内容都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应,有效将实验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引导功能,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有利于基本意识的提升。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法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实验操作实现了现象和理论的联系,有利于真正提升学生的生物知识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对于水果保鲜的基本方式设计探究实验,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比如针对问题:“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对水果和鲜花进行保鲜的?”,学生会回归生活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会普遍得出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用保鲜膜进行保鲜主要原因是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创设一种少氧气的环境;第二,在冰箱的冷藏进行保鲜核心原因是提供了一种低温环境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提升了水果的保存时间等,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获得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四)拓展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模式,进行合作
        探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必须要丰富实验内容采取行之有效实验模式,基于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的实验模式符合初中生物学科特定,设置具体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发展学生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目标,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合作探究、知识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拓展实验教学的深度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教师要有效划分班集体的实验学习小组使得学习能力高低的学生成为一个小组,具体的实验探究要符合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完善实验方案规范实验操作,逐步发展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推动合作学习和相互配合意识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实验教学法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它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将实际的生活元素融入生物实验操作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对于生活本质的认知,最终达到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佳明.试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9(07).
[2]龙六平.初中生物教学中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法的应用[J].信息周刊,2018(19).
[3]魏传文.探讨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9(13):14.
[4]王影.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1.
[5]彭国华.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率[J].学周刊,2020(19):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