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林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要:文章首先就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后提出了一系列高职会计专业深入渗透校企合作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会计;校企合作;现状;改进措施
1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
1.1 高职院校和企业缺乏强烈合作意愿,积极性偏低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出技能型、实践型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创新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利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工作环境、实训基地、骨干人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于学生实训的支出,同时优化师资团队及教师结构。与此同时,企业应当协同高职院校共同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教师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实际工作过程中,从而积累更丰富的工作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指导和帮助。由此可见,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当具有合作意愿。但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才的培养应当是院校的工作内容,与自身发展毫无关系,即便自身不参与到校企合作过程中也能够在社会中招聘到自身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对合作缺乏足够的兴趣。另外,会计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在开展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无法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作量的增加,很多企业也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工作。
1.2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广度,工作效果不明显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仅仅是针对学生的就业发展,并没有贯彻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企业参观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等实践操作方面,合作的内涵价值并没有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凸显。具体而言,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了解自身的培养责任,认为仅仅是高职院校使用自身的场所基地而已,导致合作模式过于表面化、单一化,而财务工作本身就有一定的私密性,很多企业不愿意让学生进入内部开展学习,而是通过讲座、观摩等等形式让学生实地察看项目会计凭证,并不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自身的经济业务。
2 高职会计专业深入渗透校企合作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2.1 将校企合作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1.1 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应当协同企业立足于双方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深入分析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内容、工作内容、任职要求,基于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合理的设计优化教学活动,同时考虑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具体走向,将其贯穿于调研、方案编制、审核定稿等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全过程。
2.1.2 加强对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
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当坚持贯彻能力为本、知识够用的基础原则和宗旨,结合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岗位内容,明确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课程的开发建设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教材的必需够用,如何全面系统地体现出职业标准、职业需求,必须由高职院校与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共同参与指导。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包容的心态面对行业需求,主动深入市场一线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经验,从而实现校企共建。
换而言之,会计专业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院校本身,而应当主动走入社会、走向市场,面向整个行业发展及企业需求,邀请行业企业中的骨干人才、技术专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例如,岗位需求、课程体系、课程机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等环节和步骤。
2.1.3 共同创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基于高职院校而言,应当对企业的资金、设备、场所、基地进行有效地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从而优化教学条件,同时运用企业资源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培养出更多的双创型、双师型教师,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优质人才;基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的深度开展能够有效储备人力资源,与学校共同开发相应的会计技术,优化会计工作流程,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对自身内部现有的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另外,高职院校应当与企业共同创设实训基地,基于校内基地生产、校外基地教学的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
2.1.4 共同搭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行业中的专家人才以及企业中优秀的财务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而企业也可以聘请高职院校中的优秀教师作为培训讲师、财务顾问,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共同打造出双师型优秀教师队伍。在这样的背景下,院校中的专职教师不仅仅对在校生进行指导帮助,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现有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与此同时,企业的兼职教师不仅仅可以在企业中开展相应的实训工作,同时也可以直接参与到专业教学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在学生顶岗实训期间直接进行帮助实训指导。
2.1.5 共同推动学生有效就业发展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由企业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服务经验以及实际案例有针对性的渗透融入到实践学习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以此确保教学的实用性及科学性。具体而言,在仿真实训开展期间,高职院校可以将企业的财务骨干人才作为实训导师,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具体流程、实践操作技能技巧及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实现学生的零距离就业;另一方面,在校外实训期间可以由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作为指导教师,手把手带领学生提高实操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另外,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共同举办开展招聘会,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职业技能,科学合理的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就业岗位,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现其快速稳定就业发展。
2.2 革新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方法
第一,校内仿真。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从合作企业获得财务账簿,将其作为实习的基本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转化为实训内容,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工作业务方法开展实训活动,以此实现全过程的仿真训练;第二,培训合作。立足于自身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活动,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储备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第三,校办工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及实际现状创设校办公司,例如,财税管理公司,开展代理记账、审计、财务咨询等等相关的业务,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参与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此丰富自身的实战经验。
2.3 创设多元化合作长效机制
一方面,创设地方政府成效激励机制。政府职能部门必须正确看待校企合作的重要现实意义,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等等方式吸引企业;另一方面,搭建校企合作管理评价机制。优化合作课程,加强教师教师团队培训考核评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相栋. 浅谈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 时代金融, 2018(24).
[2]江梦楚. 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纳税, 2018, 000(027):116-116.
[3]黄丽.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8, 000(003):41-44.
作者简介:曹方林(1982—),男,汉族,安徽望江人,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