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如何高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 邓巍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创新,中学教师的知识教育也发生了变化。
        邓巍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岷阳实验外国语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创新,中学教师的知识教育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实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外,学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并能够在学校培养他们成为健康思维和良好行为守则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以此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这也是家长更加关注的一部分,正是基于以上种种情况,本文在主要阐述了怎样在初中阶段实现良好的德育工作,以此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初中德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观念的创新,初中教师的知识教育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继续学习学科知识外,学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并培养他们成为健康思维和良好行为的学生。因此,学生德育教育是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所以,初中教师应该有效的培养学生自身的德育理念,以便班级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德育学习,并渗透到行动和思想当中。
        一、组织公益活动
        组织公益团体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体验在活动中帮助他人的快乐和幸福,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感到满足。这些公益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现阶段发展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并培养道德思维。负责学生德育的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和个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道德教育激励策略,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可以参考班级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和日常学习行为,以此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有效发展与进步。
        例如,老师可以与表现不佳的学生进行相关对话,指出学生的不当行为,并要求学生表现正确。在为劳动节做准备时,教师也可以提供相关内容的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活动,并告知学生劳动节的含义和起源,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体会到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精髓。所谓“工人是最光荣的。”劳动人民是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生存的最大因素,因此需要能够保障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人类活动带来的人类文明。因此,劳动是这一次活动的主要导向,班级中的学生必须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荣耀,并从中认识自己,保护劳动的成果。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来帮助校园中的其他人,帮助其他人搬东西,以及清洁校园卫生等等内容。
        二、完善主题会议
        教师需要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相关的主题会议,以总结学生的学习和成就。

这时,通过教师所组织的主题会议,学生都可以发现并总结他们的所有具体表现,是否违反课堂规则,违反学校制度等,因此老师需要能够针对学生在这一阶段下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并且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学生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教师应积极赞扬和奖励学生的出色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实现道德理念践行,不断努力来提高自身的素养,努力学习知识,并培养良好和进取的思想道德。
        例如,当老师举行关于国庆节的知识时,班主任应告知学生我国的情况和现阶段下所施行的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复兴,我们的年轻人负有非常重要的使命。正如周恩来总理在年幼时所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大家不仅需要能够认真的学习,而且还认识到我们承担的责任。这时,班级教师还可以赞扬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具体表现,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资料,以便学生能够理解为中华民族独立自强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民的高尚品质,同时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爱国主义。
        三、树立道德榜样
        教师在培养学生具体的德育思想时需要能够注意到榜样的作用,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向其学习的模范。榜样的树立需要能够具有信服力,认真完成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制定的学习目标,能够团结班级学生,并且帮助有需求的人,这样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性作用,能够让教师所组织的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老师必须向学生解释一点。每个学生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在老师的眼中,每个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学生的努力在看在教师眼中,学生的努力和与收益成正比。这样,学生将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以此让自己的人生能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要求学生遵循教学设计,要求学习的行为,例如不要熬夜和不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告诉学生,作为学生,必须服从教学和学校的规则,作为年轻人需要尊重长辈,作为公民,必须服从法律并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也是学生应该在初中阶段下需要能够做到的事情。有效的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格,并培养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行为,并严格调查和惩处行为不当的学生,这在班主任管理班级时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的照顾,以此实现德育在初中阶段下的有效渗透。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观念的创新,初中教师的知识教育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继续学习学科知识外,学生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操守,并培养他们成为健康思维和良好行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薛小平.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名师在线,2018(29).?
        [2]王亚辉.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