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辉
深圳市高级中学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农村教师素质,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基 础教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团 队专业化的发展,才能保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高质量 发展。农村小学教师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对策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进,西南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 业化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关 系着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农村小学教师做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者,其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质量。
一、西南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存问题分析
1.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存问题: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年龄结构 的失衡。农村小学教师趋向老龄化发展,教师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相 比于大城市,农村各方面教育资源、硬件设施等都比较落后,容易导 致优秀年轻老师离开。二、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有待提高。农村小学教 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为师生比例失衡等原因,有些农村学 校招聘的老师只具有高中水平甚至不及高中水平,再加上中专学历、 本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偏少,导致整个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都 不如人意。
2.农村小学教师个体现存问题:
农村小学教师个体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小 学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对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而言,他们 的学历处于本科或以下,对相关心理学、教育学、神经科学等知识的 系统学习不足;另一方面是农村小学教师参与科研不够积极,很多小 学教师将自己定位“教书匠”,每天的教学工作就是照本宣科,这一方面可能是职业倦怠的缘由,也有可能是教师本身都没有对科研有个正 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创新度、探究意识、研究积极性 不高。
二、西南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问题的归因分析
1.外部原因
1.1 社会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问题其社会原因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个地区的 教育发展程度深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而教育水平又会反过来 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 教育资源相比有着明显差距。二、教师在农村的工资以及当地对教师 社会地位的认可度不高。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当地居民的传统教育观 念等影响,以至于教师在生活质量、教学积极性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
1.2 政府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问题其政府原因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一、政府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这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的现象仍然存在,农村小学缺乏优质资源这与优秀的教师渴望汲取最 前沿的教育信息相违背,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机遇。二、农村小学的中 高级职称指标名额不足。这会降低农村小学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专业 发展积极性等,制约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3 学校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问题其学校原因主要表现在以 下方面:一、学校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层面是有积极出台相关 政策保护农村教师相关权益的,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 年)》,但其具体落地执行过程还不到位,这易伤害教师积极性以及 制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二、学校教师教育研究氛围有待形成。国家 和教育部门积极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等活动,但农村小学教师本身 的科研能力不足、缺乏优秀教师指导、校领导的不够重视等都会制约 农村教师专业化步伐。
2.内部原因
2.1 教师本身的基础素质不高
一般而言,农村小学教师的文化水平要低于城市。目前多数农村 教师毕业于文革后期文化底蕴不足,业务水平偏低,其教学理念受传 统教育模式思维定势影响较深,对于新课改、新理论茫然不知。再加 上在农村,竞争力不比大城市,信息闭塞,导致很多老师比较安于现 状、思想固化,只知道机械地重复教学工作,对于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就无法吸收。
2.2 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薄弱
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识普遍较弱,农村小学教师出现了 老龄化问题,这一部分群体老师缺乏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只是被动地 接受上级的培训安排,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去深入 研究。这种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不重视自身专业发展、对自己的职 生涯也缺乏明确的规划等也是小学教师团体专业化发展存在问题的 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西南地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社会层面
1.1 提高社会地位
全社会都要认可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劳动,营造尊师重教的 社会氛围,促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贡献力量。当地政府、 社会组织等可以积极弘扬、宣传优秀农村小学教师先进典型,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弘扬农村教育正能量,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 事业,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促进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1.2 家校合作交流,改变教育观念
全社会都要重视教育,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教育 理念。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是为长大后的人 生做铺垫的阶段,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农村,家长们要形成正 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小学学习,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学活动安排, 做好家校合作工作,从而为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让老师工 作跟家有积极性。
2.政府层面
2.1 协调资源分配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源投入度,协调好城区和农村的教育 资源分配,尤其是职称指标的分配。教师职称评选是教师生涯发展的 生命线,政府教育部门在分配晋升考核指标时,适度向农村小学教师 倾斜。农村小学教师感受到公平待遇后,会更有工作的积极性,觉得 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可期,有了动力,便会更加努力地促进自身专业化 发展。
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政府可以定期对农村小学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农村 小学教师提升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开展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 大力弘扬中小学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对 农村小学老师在生活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 和解决措施。
3.学校层面
3.1 落实国家政策
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门颁发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并 制定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完善考核内容,改善评价方式,用公平的 晋升考核机制来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性。比如,学校可 以利用 假期时请外面的名师专家来对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多开展 “送教下乡”活动等。
3.2 建设教育科研交流平台
学校要积极组建教育科研平台,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交流活动 提供平台保证。以教育科研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之间的平等 合作与交流,从教师的自身需求着手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开放的学术 研究氛,围绕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实现有效的教育教 学为宗旨,把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大力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工作,有力推动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4 教师自身
4.1 利用网络资源,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化的过程,农村小学教师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农村小 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发挥其打破时空界限、交互共享 等优势,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下载小学教育相关论文等进行观 摩、学习,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2 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制定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专业发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能动性。农村小学教 师要增强自主发展意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对教师专业化 发展起到关建作用。农村小学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发展流 程,制定一份合理、可操作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遵照发展进程 实施,对发展结果也要定期进行评价、总结。
四、总结
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农村教师素质,只有大力发展农村基 础教育,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团 队专业化的发展,才能保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高质量 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洪平.浅析农村学校教学管理有效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意义[J].东南西北:教育,2019,5(2):117.
[2]李小光. 农村小学全科型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D].湖南师范大学,2019.
[3]段玉梅. 农村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D].西华师范大 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