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任亮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任亮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第一中学   7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开始探索新的英语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本文将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现阶段,虽然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是“鼓励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仍然无法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课本上所写的阅读笔记也有很多来自于课堂上老师对文章的分析讲授和参考资料上的相关内容。对于文言文教学,一些老师仍然会片面强调对文章内容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理解,让学生注意积累文言字词,而对这种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则并不在意。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很多同学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另外,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依然以阅读教学为主,相较而言,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一、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1.改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老师应该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因为小学生思想尚不成熟,就习惯性地用教师的分析或是参考书上的现成的答案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老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努力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多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努力建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式课堂,当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时,不要急于评价对错,而要顺势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2.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促进学生对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前文所说,现阶段,因为语文教学尚且不能脱离高考这一重要的选拔性考试的指挥,很多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难免会表现出功利化的倾向。其实,老师可以将探究活动与分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对于基础组的学生而言,让他们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即可,对于中等组的学生来说则可以让他们回想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相似的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对于提高组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补充。另外,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也是现阶段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老师除了要强调对文言字词句式的理解和积累外,还需要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字里行间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倾特点。比如在教学《赤壁赋》和《登泰山记》这两篇古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课下再搜集一些描写赤壁、泰山的古诗文,探究背后的文化意义。

3.采用学生互评的作文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读者意识和交流意识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法是由老师主导的,老师在阅读学生的作品后给文章评判等级,写评语。当学生打开批改后的作文本时,他们很多时候也只是想看到批改的结果。写作实际上应该是一种交流活动,但仅仅让教师评阅作文,这种交流是很难实现的。老师可以通过运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交流意识,让学生不再仅仅期待一个分数或等级的结果。通过学生互评让学生主动阅读作文,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真切的阅读体验,总结一篇文章的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让学生评阅作文之后在班级展开分享讨论活动,在不公布作者姓名的前提下将自己评阅的作文的优点和缺点说出来,并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通过让学生阅读和评价他人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交流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文章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在下一次的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相同或类似的错误,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
4.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主动重视并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虽然最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课书中并没有特别设置口语交际板块,但老师在教学时可以巧妙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活动”部分组织交流活动。比如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的学习活动是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围绕家乡的某个方面展开访谈活动,如让学生走访家乡的博物馆、档案馆等地采访相关工作人员,调查家乡名称的演变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另外,老师还应该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多样化的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讨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
        总之,语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康随成.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02):49.
[2] 张娜娜.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J]. 考试周刊,2020(16):53-54.
[3] 曾凡珍.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