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师的职前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0期   作者:乔红贞,王自莫,孙丹阳,张佳琪
[导读] 教师职业是一个与社会共同成长的行业,
       乔红贞,王自莫,孙丹阳,张佳琪
        (商丘师范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教师职业是一个与社会共同成长的行业,物理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是学科专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专业知识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来自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就业困境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中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专业化的视角下研究物理教师的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教师职前培养
        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为基础的学科,基本的物理学学科专业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有规律,对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是物理学学习的显著方法。单纯地掌握物理理论知识是不够的,针对该学科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让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知识的可教性,课堂上适合学生了解和掌握。
一、探究中学物理教师职前培养的背景
(一)教育改革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标准和物理课程标准,在2003年颁布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指出,物理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同时,物理课程也将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重视满足学生的需要,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提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等新理念。
(二)社会的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来自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就业困境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相比之前已经有了较大的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已经得到普及,师生之间交流变多,探究问题的氛围增强。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中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
二、物理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
        (一)职业道德
        明确教师责任和义务,加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思想品德修养。中学教师对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引导作用,因此对于教师的道德要求更为的严苛,在教师教育过程中需要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身为物理教师,拥有着专业的物理知识和完备的知识体系必不可少。对中学教育的大纲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中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烂熟于胸,可以做到随时能教,随时会教,拥有过硬的职业素养[1]。

                                                                                                                                                                                                                                                                                                                                                                                                                                                                                                                                                                                                                                                                                                                                                                                                                                                                                                                                                                                                                                                                                                                                                                                                                                                                                                                                                                                                                                                                                                                                                                                                                                                                              
        (三)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拥有着较强的研究能力,有着开阔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能能自觉、有效地扩展自己教师专业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将反思和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改进教学和育人。
        (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进展进行合理评估。能够了解学生的性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简单高效的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还能用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三、物理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职前教育比较重视学科知识教育,而忽略相关科学的学习
        当前大学的教育都重视物理的专业知识,知识种类比较单一,很少考虑拓展到与物理相关的化学和生物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基础学科体系。刚毕业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能力都比较薄弱,对学生教课时没有办法做到深入浅出,只能将课本上的内容灌输到学生当中,而不能将知识用自己的理解让学生更简单的理解知识。
        
        (二)教师来源多样化,非师范生专业化程度低
        教师岗位来源多元化,存在着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共同竞争教师岗位的现象。非师范生只经过短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培训就可以获取教师资格证。虽然这增加了教师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对教育认识不足的隐患,这也间接说明了目前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仍然较低。
        (三)师范生职前无从教经历,缺乏对教育的体验和感知
        学科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重过大,而教育实践课程比重过低,课时少,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整个实践教学中仅有教育实习环节,平时几乎没有机会进行实践活动。因而造成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从教能力不强,对教育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字面含义,对教育的实质一知半解。大学生毕业到中学岗位工作后不能在短期内迅速胜任物理教师工作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四)师范生缺乏学习动力和从教热情
        一些学生填报志愿时选择师范专业是因为调剂,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专业有一些差距,因此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致使学生的心态没有摆正,如果这种心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存在,将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和热情。
四、针对物理教师职前培养提出的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式
        1.加大学生实践成绩在学业中的比重,开展主题讲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出课堂,定期安排实践,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加大实践在总体课程中的比重,将实践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评定依据,能对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并将反思和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改进教学和育人。邀请拥有多年教学经验一线教师来学校以主题讲座,通过前辈的经验总结,提前积累必要的经验,等到入职的时候将会轻松很多。
        2. 安排学生到中学课堂听课
        开展“校校合作”,定期安排学生到学校里听课,这样能切身感受到中学的课堂氛围是怎样的,一线教师在讲授一堂课的时候是怎样讲解的。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习把握教课节奏,学习以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中学的教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改革教学模式
        1.注重实验教育
        物理课程是研究物理规律的学科,实验课程的设计以及实践课程的实施对未来中学老师的教学认知非常重要,让师范生感受到课堂授课与自身感知的区别,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效转化为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能力,做到“教学合一”,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研究型中学物理教师。在学校原有的实验安排之外,安排开展实验创新比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2. 注重新型教学设备应用
        物理教学中有的实验不方便带到课堂中来,那么通过一些新的教学设备来直观的展现实验过程便成为了一种替代的方式,这要求教师具备熟练使用新型教学设备的能力。因此在学校中练习使用新型的教学设备是必须的也是是必要的。
        (三)改革专业课程
        注重开设与中学物理教育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物理课程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门课程,这与生物、化学、数学等领域密切相关,开设与这些领域有关的基础课程很有必要,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减少知识盲区,同时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课程学习强化,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间的整合。
        (四)加强人才引入力度
        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需要学校的大力引进,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建立专业的教师教育队伍。同时鼓励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自己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融合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科研体验,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五)加强思想教育
        拥有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前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多多开展思想教育课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颖华. 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职业技术教育, 2008(35):64-65.
                [2] 梁树森.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职前培养目标探讨[J]. 当代教师教育, 2008(02):61-65.
                [3] 刘初生. 高师院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J]. 娄底师专学报, 1998(04):22-25.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 7/29/content-/ 1667143 . htm
                [5] 刘江岳. 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
项目信息: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jgzzxm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