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第一小学
摘要:体育活动在小学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这门学科不仅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合作意识
前言: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意识,只有对一项事物产生了兴趣,才能够真正的做好它。因而作为教师,我们要优化教学课程,建立高效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真正主动去做体育项目,提高身体素质。在课堂中,不仅学习到了体育知识,并且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如下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
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对教学进行一个创新。采取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堂中,这样能有效的提高课堂质量,继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
第一,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品格。众所周知,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注重合作精神。体育也一样,很多体育项目都是合作的方式,都需要学生合作的方式才能够完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因而从小学阶段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传统的教育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所给的任务,完成考试。但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我们应该采取合作共赢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知识,学会运用。在体育课中,我们常采取的方式就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小组活动,来完成任务。比如说,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举办接力赛跑,一棒接一棒,最后完成800米的赛跑,如若一棒出现问题则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时候可以自选组长,在这种配合下完成合作任务。这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很好的进行团队写作,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体育活动中也非常的重要。只有大家遵循了体育的规则,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小学生本身就比较活泼好动,很难集中注意力,因而我们要制定规则,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游戏之前我们会设立规则,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规则。比如我们设立逢七拍手的游戏,如若到七或者七的倍速没有拍手而是喊了出来,则输了就要退出比赛,而不能出现耍赖的现象,输了就是要退出比赛,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不能去打破。又比如可以站起来喊数字,从一一直往下喊,一个数字只能一个人喊,如若好几个人喊,则都一起出局。这类的活动都可以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五遵守规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良好品德。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教师要静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优化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我们所给的任务。我们教给学生一些体育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并且能够很好的实施,继而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能力。
第一,生动导入课堂教学。好的导入课程很好的体现这节课是否高效。一门学科的导入尤为重要,尤其是多余体育这种课外的课程来说。因为是户外的课程,所以我们不能借助多媒体的模式来吸引学生,我们更应该准备一些好的话语来吸引学生,在还没开始上课之前,就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程的有趣。这样为接下来的体育课程的完成与吸收奠定了基础。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话语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或者说带着我们相关器材来给学生简单讲解,这都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步入课堂。
第二,示范讲解。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要进行示范讲解,给予学生学习的技巧,指导学生学会动作,让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很好的运用。在讲解过程中,我们要细节再细节的讲解,让学生完全理解,并且能够很好的掌握与运用,若有些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时,我们要对该学生进行针对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
第三,技术动作练习。我们在上课讲解完后,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反复练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且做到巩固的作用。反复的技术动作练习,我们可以及时观察学生的动作,如有错误或者不到位的情况,我们都可以进行及时的纠正,继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三、重视健康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重视健康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健康教学有相违背,传统的教学模式更重视的是技能方面,而现代教学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知识。那如何培养这种健康意识呢?
第一,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在体育课堂中,难免出现受伤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要做些保护措施来应急。因此学习应急知识非常有必要,才能够在受伤情况下对其进行急救。比如在跑步时,出现摔伤的情况,要如何处理。这些知识都是我们要教于学生的,在体育课堂中药学会保护自己。
第二,讲述运动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进行一项体育运动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运动的注意事项,才能够减少一些运动伤害。每节课都要进行一个讲解,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比如在刚跑完步的时候,我们要慢走,不可以马上停下来,也不要饮水等等。
总结:总而言之,基于核心素养下我们要做好体育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带领学生了解运动知识,学会运动,并且学会在锻炼中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张超.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I]商品与质量,2018,23(35):296.
[2]李百通.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小学体育课堂的变革[J赤子,2017.17(35):258.
[3]张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体有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及优化策略[].运动精品,2019.3816):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