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莹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第一小学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200
摘要: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已经开始不断重视美术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学生在小学生活中所接触的课程里,美术作为一门具有可视性的艺术,能够反映不同时期下人们的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现状,教师想要将美术课堂打造得更加高效,就需要将美术知识更加直观地为学生所教学,使学生更易理解,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优化教育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入推进,美术课堂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这给美术教师的有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每一个美术教师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和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全面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效能,为小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全面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一、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欲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课堂氛围影响着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和谐、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和实际学习效果,教师教起来也比较容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氛围对学生参与美术学习发挥的重要作用,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完全地融入美术课堂。
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绘画情境,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各式各样的美工材料以及学生喜爱的美术作品,倾听学生的声音,重视激励学生,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示墙,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教师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放松身心,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欲望,减少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枯燥感、失落感、挫败感,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提升美术学习效率和效果。
二、引导鉴赏,体现学生主体性
鉴赏教学是美术学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核心素养当中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有效的鉴赏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应用美术知识的途径,也能够发展学生的情趣和审美素养。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提高对鉴赏教学的重视,科学合理地借助美术作品等元素,让学生进行自主赏析和评论,并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身观念的机会,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丰富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审美体验,最终为高效课堂的形成提供保障。
比如,在教学《鸟语花香》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在课堂中,教师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向学生直观呈现齐白石的《端午节》这一画作,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形成自身的鉴赏结果。随后,教师组织学生与同伴分享自身的评析言论,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发展新的欣赏角度,更加全面地评析齐白石的画作。
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中发表自身的评述,更好地突出学生在鉴赏课堂中的地位,彰显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美术素养开展合作鉴赏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表自身的评析言论,促进学生鉴赏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启迪学生思维
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的接触较少,但他们内心却有非常丰富的色彩,只要我们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就能够使学生提升美术绘画的能力,发挥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利用教材内容,根据教材中的主题进行相关知识的延伸。其次,就要合理地利用当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相关的教学材料,扩展学生的学习广度,他们多欣赏一些相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其从优秀的美术作品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激发他的审美意识,提升他的审美能力。现在的学生在很多时候对生活的和身边事物的感触较少,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帮助学生增加对美好事物的感触。只有当学生对事物的感触增多,才能不断的刺激自己自身的创新与想象能力,进而提升美术绘画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课程学习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能够将美术课程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教师在以往的美术课堂中进行教学时,总是以自身为主体地位进行教学,并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没有发表自己看法观点的机会,感受不到自身在美术学习中的存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逐渐减弱对美术知识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高效的解决美术课堂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在《色彩的色相》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调色小练习,选一主色相,小组合作进行类似色的色块练习,加大明暗对比,时长两分钟,看哪一组的色块最多,效果最好。
五、优化评价方式
评价是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美术能力不断发展[3]。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一言一行,合理地评价他们的美术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要不断优化评价方式,恰当地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
结论:想要开展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教师就一定要跟随新课改的脚步,与学生多加交流沟通,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同时能够运用新型电子设备辅助教学,打造灵活高质的美术教学课堂,同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美术知识,另外教师也需要针对自身教学的内容和效果进行反思,最终为小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美术学习课堂。
参考文献:
[1]颉珍.浅议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6):65-66.
[2]杨秀香.基于高效课堂构建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2019(S2):46.
[3]辛步嵩.浅论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9(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