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高考指引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肖丽佳
[导读] 新高考改革采用了“3+3”或是“3+1+2”的模式

        肖丽佳
        湖南省武冈市洞庭中学 422400
        摘要:新高考改革采用了“3+3”或是“3+1+2”的模式,前者历史作为一个选考科目,后者将历史与物理作为了首先考试科目的自主选择之一,这里体现了历史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科学,作为限选科目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所以在新的改革之下,我们也应该调整教学方案,注重对历史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策略
        无论是在高考改革中体现的历史的重要性,还是作为普通选考科目,历史这一学科在今后的教学目标也会有所变化,过去的高中学习中、历史、政治、地理是作为文科综合考察的中的一个部分,文科综合算是一个考试体系。而现在拆分成独立考试科目后,历史的考试时长也有所增加,这就意味着考试的题量也会有所增加,考试形式也会有所变化。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所有的知识点就要更加细化,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会增多,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会更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发生变化。
        一、知识点细化
        根据上述变化,我们可以知道,因为考试形式的变化,从过去的文科大综合,到拆分为独立考试科目,历史作为选考科目,更要注重对科目本身的考察,就要更全方位地掌握知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打破过去固化的讲课思维,认真细致的对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尽量把所有的细节知识都讲到位,避免有所遗漏。同时历史教学也要塑造学生的历史观,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历史观,让学生既要掌握详细知识的细节,同时也要让学生更宏观地观察整个历史的动向。
        例如:高一上册《中外历史纲要》上,讲述的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现代新中国的建设,是中国的历史的演变过程,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有非常多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要记忆的东西也很多,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增加了新的难度。在过去的历史学习中,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会注重考察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掌握。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细节,同时也应该针对生产力在整个教学中的变化,做出相关的教学训练开发,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
        二、扎实基础
        在高中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稳扎稳打的过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够一知半解,要彻底掌握,并且需要重视知识的记忆和背诵,打好基础。想要垒起高楼,就要夯实地基,做好把基础做扎实。学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以史为鉴秉持唯物主义历史观,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新高考下的历史考察,会从更高层次上来作为一个标准选拔人才,所以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还会全面考察学生的历史素养。没有一个好的知识基础,就无法做好知识储备,无法给出更客观、准确的答案。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高效的学习。
        例如:从《中外历史纲要(上)》这本书来看,比如说众所周知的“东汉末年分三国”,就要知道前一个朝代的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后一个朝代是怎么建立的,所以一课衔接着一课的知识。首先,学生要好预习工作,自行先把课本内容进行浏览,对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课后要仔细完成作业和对知识点的掌握背诵。同时也要做好笔记工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历史课堂上要做的总结和补充性的内容较多,必须做好笔记,课下也要对笔记内容进行梳理。其次丢重点知识内容,要重点记忆,把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影响、教训或意义进行一个整体的记忆。最后,认识封建社会当中阶级矛盾、生产矛盾、生产力和土地兼并矛盾等等。
        三、做好知识拓展
        我们都知道,历史指的是过去的事,考察的内容非常之广泛,而且考试的时候,所问问题的材料也都是一些新的史料,对于学生来说还要考察综合能力。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拘泥于课本,历史教材不是历史的全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想要客观的去了解历史就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事件。同时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更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可以增加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历史考察题目中,会有很多史料,其中也不乏一些文言文材料。如“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在回答此题时就要先读懂文言材料才能解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课本入手,掌握书本知识,同时教材也提供了大量丰富多样的历史史料,如地图、图片、文献记载等,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放过这些边边角角,充分利用教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的能力,提高史料阅读能力。其次,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读一些历史读物,如《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可以通过读课外书的机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另外,还要加强对时事的关心,时事的考察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历史,结合时事进行分析,这也是高考考查能力的一种。
        四、提升核心素养
        新高考的改革,也推动了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改变了过去的旧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方面,所以在备考过程中也要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最大限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例如:2020历史高考题中有一道是“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 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这种题目就充分考察了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既要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清楚准确的认知,又要结合唯物史观和史料证实,最后上升到家国情怀,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回答。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在进行了新高考的改革后,这样形式的题目也会继续存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五、总结分析,做好归纳整理工作
        对知识内容的总结和归纳整理工作,是学习过程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步骤,对于历史学习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及时地对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工作,还要在课后进行一个梳理与总结,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记忆,也方便对事件进行更好的掌握。我们知道历史不是孤立的,它主要是从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来讲的。在面对历史问题的时候,需要用更加宏观的视角,总结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共同特质。
        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在这一册书的学习中,整理下来就是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到近代文明的发展,可以从社会性质来说,就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近代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国家来说,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春秋,封建社会主要是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再到新中国,历史的发就展是一条线,顺着这条线慢慢整理,就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大的结构框架,就更容易记忆了,学习效率也就更高了。
        结束语:
        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其实是对学生更高要求的考察,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素质。教师在开展今后的教学工作时,也要及时的根据要求做到调整,推动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参考文献:
        [1]潘喜娟.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
        [2]胡泽先. 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现状及其改进方法[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