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丽玮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北京 大兴区102600
摘要:科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阶段的科学教育是让幼儿初步认识世界、形成科学观念的重要阶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科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能够创新科学活动的教学形式,加强科学学习体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立足幼儿园内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活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活动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科学活动中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科学;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操作
一、辅助情境创设,激发科学兴趣
《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科学领域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孩子们生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许多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兴趣,特别是一些自然界比较有趣的科学现象,往往能够快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但科学活动的涵盖领域较为广泛,会出现幼儿对某些特定科学活动缺乏持续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情境创设,把这些幼儿学习兴趣不高的科学内容融入真实、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激活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能够直接作为情境创设的主要载体,通过教师收集和展示科学活动相关的数字化资源,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幼儿在多媒体情境中进行科学活动。也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活动中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的有效创设,适时穿插数字化资源和信息手段,提高情境创设的针对性、系统性。在大班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中,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功能较陌生,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那么幼儿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就不会太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3D投影技术创设“养殖场”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来观察动物在用尾巴做什么。幼儿踊跃表达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动物,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认识尾巴的作用。接着,再运用白板的蒙层功能设计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各种动物的尾巴,让幼儿猜动物,说出尾巴的作用,随后运用橡皮擦功能揭示谜底。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幼儿在情境游戏中富有兴趣地观察、猜测,反复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丰富感性素材,建立科学表象
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科学活动的教学维度,为教师设计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够帮助幼儿在观察比较、思考、归纳中,建立更多科学表象认识,提高幼儿科学活动的学习效果。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兼容性,在活动准备中搜集大量与活动课题相关的素材,做好筛选与整合,有序地将这些活动素材投放到科学活动中。尤其是在园内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下,很多科学实验难以顺利开展,一些科学现象不易呈现给幼儿,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把活动内容以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呈现,为幼儿感受科学现象、理解科学知识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例如,在了解《植物的生长》相关知识时,由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是非常缓慢、需要时间的,教师无法在一次活动中完整地为幼儿展现植物漫长的生长过程,如果教师用实物演示的手段,也只能让幼儿观察到某一个生长阶段的特点。为此,可以通过整理有关植物生长介绍的相关视频,用倍速播放的形式,为幼儿展现植物从一粒种子到发育成熟的整个过程,并在其中的关键节点暂停视频,辅以生动的语言讲解,让幼儿充分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有效弥补了传统活动形式的不足之处,使幼儿能够切实地观察和学习到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感受生命的伟大力量。
另外,一些受限于外在因素,操作起来较为烦琐、现象不够直观的科学实验和原理,也可运用多媒体演示的手段将其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科学知识。在大班科学活动《翻跟头的小胶囊》中,幼儿无法了解到胶囊翻跟头的原因是钢珠在胶囊内部翻滚,于是,教师可通过课件动画演示小钢珠在胶囊内接连不断地滚动,导致胶囊的两头轮流翘起从而产生连续不断翻跟头的现象,幼儿就能够直观地感知物体由于重心移动而发生的翻滚现象,丰富了感性认识,建立了科学表象。
三、优化活动交互,增强科学认知
科学活动不仅仅是把科学知识传递给幼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参与到科学活动中,观察科学现象,进行科学实验操作,增强幼儿的科学认知,感受科学活动的独特魅力。教师可利用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设备创新科学活动交互形式,把互动操作“搬”到设备上,组织幼儿在人机交互中完成科学认知。在《会变的颜色》科学活动中,内容主要是示范说明不同颜色融合到一起后产生的颜色变化。教师用信息技术取代混合颜料的传统实验方式,用触屏电视与演示软件使幼儿亲自参与颜色的调试与生成中,只需直接用手指拖拽不同颜色的色块,就能得到融合的新颜色。这种充满新鲜感的实验方式很受欢迎,强化了幼儿对“颜色变化”的学习经验,大大提高了科学活动的教学效率。再如《有趣的规律》此类活动,可运用白板拖拽相应的图形,按规律修补彩色的路,帮助幼儿复习AAB、ABC的排序规律。在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人机交互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显著的调动了幼儿参与互动的积极性,更是在有效的互动中提升了经验。
四、推进家园共育,拓展科学视野
幼儿科学教育中涉及的科学知识、科学实验难度较低,且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大部分活动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科学原型。教师应积极推进家园共育,借助家长的教育力量,将科学活动延伸到幼儿日常生活中,拓宽幼儿的科学认知视野,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促使幼儿从小就养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科学探究意识。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教师与家长之间搭建了高效的沟通桥梁,教师可通过幼儿园网站、班级微信群、网络云盘等信息平台,整理发布科学活动的相关内容资料,与家长交流沟通,共享活动教学心得,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科学领域学习动态,同时为家长和幼儿一起开展科学活动提供指导,拓宽科学活动教学维度,使幼儿获得更加深刻的科学活动经验。在一次主题活动子主题《多彩的鱼》科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收集整理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鱼类资料,在活动中为幼儿介绍鱼类的生长环境、生活习性特点等知识。但短短的活动时间内,幼儿能够理解掌握的信息有限,教师只能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在幼儿园开展部分活动。在活动结束后,教师把剩余的资料视频、图片、音频等上传到班级微信群中,请家长在家中与幼儿共学,进一步拓宽幼儿对鱼类相关科学知识的认知。之后,教师为家长提供《我的小金鱼》、《鱼塘里》等多种拓展活动方案,使家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活动,配合教师一起完成科学活动的延伸教学。
结语
在科学领域活动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既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增加课程的开放性和趣味性,也能够提升幼儿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推动幼儿科学探究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正视信息技术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教学价值,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法多样性、教学内容丰富性、教学过程趣味性,不断优化科学活动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宛凝. 试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幼儿的探究性学习[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3):262-263.
[2]彭子桉. 幼儿园专家教师教育活动设计的主要特征——以科学领域为例[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 035(002):70-73.
[3]徐义菊. 科学教育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 家教世界, 2019(14):64-64.
[4]师燕.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领域各学科的整合[J]. 学周刊, 2018(14):166-167.
[5]胡佐俊.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应用[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19(7):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