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创造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熊迪
[导读] 随着教育得深化改革,如今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
        熊迪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尚城幼儿园,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随着教育得深化改革,如今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教学中显得越发重要,幼儿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小,经验少,现在正是创造力和感知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习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于如何在美术教学在培养小班幼儿创造力进行简析。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班幼儿;创造能力
        前言:美术学科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多重意义,在促进学生个性学习,开放思维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要求了教育者需要推陈出新,学习和创造新的学习方法,强调了学生的学习地位,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方式,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追求创新,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强化美术教学理念,使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量化。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性
        我国现代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在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也越来高,现代新型人才的概念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化理论成绩的高分,同时也十分注重动手操作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幼儿阶段抓起,充分发挥美术带给幼儿的积极影响效果,提升小班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对于处在幼儿学龄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法和创作是源源不断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小班幼儿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屏弃旧时代的教育观念,学习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打造具有生命化、有创造力的教学课堂,从而潜在的带动幼儿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使幼儿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个性、提升能力,让幼儿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一)融入现代化技术教学,集中幼儿课堂注意力
        随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一幅画随是以平面的形态展示在大家面前,但其中包含的色彩、笔法以及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多彩。在传统美术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是直接口头阐述一幅画所表达的意义,以小班幼儿的抽象思维水平很难理解到教师的意思,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幼儿与教师不在一个频道,幼儿理解起来很吃力。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幼儿年龄相仿的动画片,从传统教学过渡到现代教学,静态转为动态。比如在学习幼儿美术课程有这样一章内容“海底世界”,为帮助幼儿理解绘画主题,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海底世界的的动画视频,动画内容要包括海底里的生物,例如鲸鱼、小鱼仔,或是漂亮的珊瑚等生物,通过动画传递给幼儿海底世界的大致模样,并且播放动画视频可以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趁热打铁让幼儿来发挥想象画出自己脑海里的“海底世界”。可以画凶猛的大鲨鱼,也可以画可爱的蟹黄堡……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进行创作。最后,教师挑选出几个优秀作品给全班同学分享,并邀请学生上台来讲述画这幅画的想法,比如为什么要画海绵宝宝抓水母。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播放动画视频,能让静态图画背后的动态过程呈现给幼儿,让幼儿获得丰富、直观的视觉体验,使幼儿逐渐拥有透过表面看图画本质的双眼,当看到一幅画时看到的不止有物体和框架,还有这幅图风格走向,情感表达。利用信息技术向幼儿贴切地传达美术内涵,无疑是现代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需要善于运用这项技术,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丰富美术教学的素材,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
        幼儿美术教育最看重的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首要任务的教育形式。幼儿时期的艺术教育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学习与生活等各方面,调动出幼儿的艺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中创意美术的应用与开展能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途径去表达意愿,体验美术创意的愉悦。

很多创新和创意都是源自于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的材料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起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结合生活和大自然准备多元化的材料,为课堂教学所用。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小朋友们,其实美术不只是光在纸上画画才能学习到,这里有一些瓶子、吸管、盒子、彩纸、纸板、鸡蛋壳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些可都是制作的好材料。我们用这些材料做一些小手工好不好?”生活中的材料随处可见,教师要善于甄别和筛选材料,把可利用、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然材料引入到美术课堂。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去取材料,利用“旧布头、旧手套、旧毛线”可进行“手套娃娃、衣服”的美术手工活动。利用“小石头、蛋壳”可开展“石头土的故事、美丽的蛋壳”等创意活动,鼓励幼儿在石头和蛋壳上装饰各种图案、线条和色彩。大大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和创新意识,体验不同的美术世界。材料多元化并不是指数量多,在实践中,年龄较小的孩子而对繁杂多样的材料反而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材料的准备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准备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充分考虑材料对幼儿的审美、情感和智力等方面的影响。
        (三)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创作能力
        美术是生动、丰富的一门艺术,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出发,利用创意美术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利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幼儿意识到美术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培养幼儿对于美术内涵的认知概念。如教师在开展黏土创意美术活动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把园内的黏土挖出来,将生活中的材料带到课堂中来,激发幼儿的动手积极性,引导幼儿采用揉、压、搓、团等塑造技巧展现自己想要展现的物体,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相应的参照物,引导幼儿进行模仿或参考,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美术创作,提升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参与度,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来对讲述一下自己的创作想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简单的一张纸、颜料及墨水进行创作,指导幼儿摊开纸张,根据脑海里的画面利用颜料进行渲染,继而利用吹气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创作,引导幼儿认识美术创作的不同角度及形式。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充分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有助于培养幼儿的互动性和合作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特征与感受,来积极营造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意美术活动的教学途径,丰富创意美术活动内容,培养幼儿的综合美术素养。
        三、结语
        幼儿对于世界上各种东西都很好奇,教师应当根据这个特点,发挥美术教学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在无形之中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和激发出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为孩子们打开创作之门,让幼儿自由的尽情发挥想象,用心灵的“眼睛”去发现美、表达美、创作美。
        
        参考文献
        [1]刘岩.启迪思想 拓展思维——浅议幼儿美术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19(S01):142-143.
        [2]刘健康.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20(12):43-44.
        [3]赵英姿.彰显文化魅力 增添创作灵感——传统文化视域下幼儿美术教学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63-64.
        [4]王晶.论幼儿美术教学中临摹式范画的作用和创新途径[J].大观:论坛,2020(2):148-149.
        [5]陈晓蓉.自主发展理念下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0(10):60-61.
        [6]郭余云.回归生活的幼儿美术教学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2020(26):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