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
内蒙古乌海市第一中学 016000
内容摘要:语文课堂肩负着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使命。纵观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到双击训练,到知、能、情的统一,到三维目标的形成,每个阶段,都有新的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引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从角色、观念上发生了转变,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和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成为当前探索的课题。为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本文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注重学生的整体感知、探索内涵和内化方法三个方面对构建高中语文课堂进行探索。
关键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构建高中语文课堂 以人为本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圣贤遗留下来的灿烂瑰宝,也是炎黄子孙千秋万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战略价值,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也明确地指出:语文课堂肩负着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使命。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走进课堂的意义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形成“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优势。古人曰“和易以思”,融洽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当今开放的世界中,树立开放的文化观,坚持多元文化可以共存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文化全球化带给我们的除了挑战更多的是机遇,我们要明确道路,发展创新,翻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
(一)增强我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主体建设意识
增强我们的文化主体建设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心,大力发展相关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形象,需要形成一种“合力”以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这样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才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课堂与中国传统文化阅读结合的益处:1、能增强记忆力; 2、能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能扩大知识面; 4、能培养学习兴趣; 5、能提高审美能力; 6、能增强自信心; 7、能培养耐性和长性; 8、能加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 9、能提高道德修养; 10、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怀。
(二)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力度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了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又离不开好的方法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还说:“教是为了不教。要想让学生超越教师就要把思考、发现和阅读的权力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让他更好的体会成功的快乐!”让传统经典文化走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感悟的能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走进课堂的方法
新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要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思考方式,利用方法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反思,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理解的效率和水平。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掌握捕鱼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中华文化经典的方法。中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品评,可以让学生在圈点批画、注解评点中彰显自己独到思想,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教学法追求的是一中态度和真诚,流露着智慧和技能,把学生带进了知识探索的殿堂。
在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中,赏析品味,含英咀华。在文本思考中,走近作者,批注纲要。在文学感悟中,体味人生,学习为人。如果把多姿多彩的语文教学比喻成鲜花,中华文化经典融入教学中就像一支百合宁静纯洁,宁静、淡泊中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装扮着美好的生活。
(1)整体感知,疏通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基本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包括基础的字词批注,疏通大意,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摘录精彩语句,评写初读感受。学生首先要独立的思考,对文学经典作品运用研读、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筛选等方法。深入探索,把握典型人物性格特征学生在初步感知文学经典文章以后,就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课文中选有《三国演义》第四回的一段节选,师生共同谈论:曹操这这回中是第六此亮相,幼年时戏叔父是展现他的“小儿智慧”,等到在朝中为官,尤以“董卓欺主弄权”展现了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面。在“众官皆哭”而独操“抚掌大笑曰‘满朝文武,明哭到夜,夜哭到明,能哭死董卓否?’”中可见其审时度势之犀利睿智,展现了他勇武善战,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志向远大的鲜明个性。待欲刺董卓一节,他随机应变更见其谋略与睿智。
曹操的个性之一是多疑,这一回中他误杀八口又砍伯奢于驴下,足见其不义与多疑的个性。在陈官的追问下他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洪俊文同学在读《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式对王熙凤的批注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金钰珠宝,绫罗绸缎,俗中带媚,笑里藏刀。”与此同时语文读本(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上还选录了《宝玉挨打》《黛玉葬花》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三回,这些材料都有助于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有人说黛玉爱使小性子,说话又尖酸刻薄,小心眼又每天以泪洗面,为什么宝玉还对他情有独钟,从后文中可以看出,这是环境和身世使然,她才是和宝玉志同道合的人呢,但也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
以讲《鸿门宴》一课为例,我在课上先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现自己查阅到的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有“霸王别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夜访张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等,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自学力。在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时,我将课后习题中项羽自评和刘邦自评以及人物传记的小故事穿插延伸,补充了《咏项羽》、《乌江亭》、杜牧的《题项羽诗》,除此之外我向学生推荐去阅读《题乌江亭》这篇2010年的高考作文,这对学生整体把握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帮助,并把理论应用到作文实际中,丰富学生的作文材料。
(2)内化方法,感悟体会思想内涵
我很欣赏一句话:我们学习语文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为了对思路的触动和拓展。对知识而言,记忆固然好,但最好的巩固方法不是重复,而是学以致用。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就要尽量留给学生练笔的时间。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吾沧海一粟耳,安能大济苍生,只独善而已。”
体会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内涵,如《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文中,文中提到“与其从辟人者,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学生很疑惑,说问为什么长菹桀溺会嘲讽子路呢?我让学生先把他们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然后大家先畅所欲言,然后带着疑问听课。
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经典,要潜心研读、反复思考、认真斟酌、比较分析、揣摩语言、体味语境之后才能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批注评点习惯,让学生灵活学习,学生也可以在学习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自行批点勾画,形成好的读书习惯。
传统文化经典走进课堂,古音墨韵,声入心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魅力,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底蕴,让学生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应倡导生命与生命的平等交流的体悟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课堂内外的互动,强调书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追求的结合,强调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强调学习与研究的结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