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妹
龙州县龙州镇城南新区小学 532400
摘要: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其学习和智力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出现错误这一学习现象在所难免,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订正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素养
一、引言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其学习和智力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出现错误这一学习现象在所难免,为此,订正作业就成教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又一种教学手段。数学作业的订正不仅能让学生在纠正过程中得到提升,促进教学改革,还能让教师在帮助学生订正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让教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不同的订正方法,努力优化和创新订正手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就成了必然。
二、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订正有效性策略
2.1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作业订正策略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因此,每个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所不同的,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和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的有效订正数学作业的策略,以此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如对数学基础好的优等生而言,教师会发现他们数学作业之所以出现问题,原因主要有两点,即做题马虎、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为此,教师可以为这些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及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订正,让这些学生明白自己有能力查漏补缺,让学生在订正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技巧,进而加深对作业订正的印象。而对于中等生而言,他们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及学习数学的热情,但是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很强,为此,教师可以帮助中等生提高自主学习及互帮互助能力,对于一些拓展题,引导他们以基础知识为突破口,解决问题。如让学生重点完成基础数学知识中的错题、适当进行面批订正,也可以运用到后进生身上。如进行四则运算作业订正辅导时,教师可以让优等生自主改正,并给予他们适时的订正引导,告诉他们多关注题目细节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优等生帮助中等生,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对于理解能力弱的后进生而言,教师则要单独进行订正辅导,首先告诉他们四则运算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下进行作业订正。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还要给予他们及时鼓励,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2.2情趣激励,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自觉性
“态度决定一切”。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作业订正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此提高学生订正作用的自觉性。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环节中,仍然存在订正不及时、订正质量与效率低等问题,教师为了将被动订正转换为自主订正,必须抓住学生学习特点,实现情趣激励的订正教学,提高学生的订正觉悟。对于小学生,不难发现他们对动画片都是非常喜欢的,为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名侦探柯南入手,与学生进行交流,如班会上,教师可以和学生聊柯南,谈谈大家喜欢柯南的原因,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道:“你们想做一个像柯南那样充满智慧的侦探吗?”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回答说:“想。”但是有学生发出了疑问,说生活中没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案件,这时教师可以回答:“你们看,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是不是很像一个个案件,面对这些‘案件’,你们是不是可以把订正错误当做断案呢?”学生听了以后纷纷响应道:“可以。”之后,教师继续说道:“大家可不要小看作业中的错误,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能找出作业错误中的蛛丝马迹,看看谁才是最合格、最聪明的小侦探。
”这样学生对作业订正的热情就会被激发出来,自然,学生订正数学作业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2.3物尽其用,充分利用数学中的错题资源
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存在特殊性,因此许多学生在一些数学问题上老是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往往具有普遍性,教师可以充分而合理地应用错题资源,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制作作业纠错本。对学生而言,可以把平时作业及同步练习中出现的数学错误进行整合,在整理过程中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简单的整合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错题原型、原因分析、解题的正确方法。为了加深订正印象,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错题原因同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进行及时的学习反思。对教师而言,教师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错题记录本,将学生常错的题目或典型例题记录下来,复习的时候,对这些题进行数据或情境调整,让学生再次练习,以此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2.4实现作业订正上的因人而异
教师不仅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且在作业订正这一环节中也要做到分层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订正要求。就优等生而言,其作业之所以会出现错误,大多是因为思考不全面或是没有认真审题,面对这种可以避免的出错方式,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思,在学生完成独立订正之后,教师再进行第二次批改。像这样的订正方式,不仅能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还能使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道数学题,努力避免粗心大意的情况出现,进而获取相应的提升和发展。就中等生而言,中等生是具有一定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群体,他们在作业中出现错误大多是因为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只需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适时引导就可以了。如“扶放结合”订正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还能让学生在出错的时候,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点拨,从而提高中等生在订正作业方面的有效性。就后进生而言,其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差的,为此,教师在指导订正过程中就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理解,通过强化辅导、耐心指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出错的原因,并让他们在鼓励中提升自信,进而使他们能够做到认真改正作业中出现错误、用心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提高作业订正的有效性,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2.5指导学生掌握作业订正方法
简单来说,指导学生掌握订正作业的方法其实就是提高订正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分析出错原因,并对错误进行重新的练习和演算之后,其在对数学的学习上就会显得更认真和仔细,因此,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订正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就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将订正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订正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订正方法。首先,图形订正。一些数学题在采用常规的解题方法时,会显得较复杂,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应用已知知识进行解决。为此,学生就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草图的绘画,再根据图形的性质、位置、特点等进行解题,这样不仅能方便学生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其次,圈阅订正。有时候,学生做出一些数学题,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解答,而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读错了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问题、数据等,简单地说就是学生的不仔细导致了题目的做错,为此,学生就可以进行圈阅订正,画出已知条件中重要信息,进行相应的改正。最后,反证订正。这种借助逆向思维,通过反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更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所在、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掌握合适的订正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订正质量和效率,无形之中提高了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作业的订正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完成得好,则可以有效地强化数学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课堂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潘海波.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79):88.
[2] 陈冬.小学数学作业订正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61):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