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地理素材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焦文婧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初中地理也在不断发展,且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包含着许多元素,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地理素材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本文对如何通过地理素材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活用地理素材的策略。

焦文婧    山东省微山县夏镇街道第一中学  2776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初中地理也在不断发展,且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包含着许多元素,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地理素材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本文对如何通过地理素材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活用地理素材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素材;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90-01

        一、地理素材运用特点
        初中地理是学生接触地理的初级阶段,初中地理教学引用地理教材非常重要,且地理教材教学有几大特点,教师要了解掌握这些特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
        (一)由复杂变简单
        地理学习中经常会看到地理图,地图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会出现错误,对于一些概念问题认识较模糊。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会制图,学生根据题目中描述的内容绘制地图,能够更清晰的了解题干,进行地理解题。比如,在学习海洋知识环节,学生对于海洋的认识容易出现混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海岸线来画图,加深学生对于海洋的记忆,将负责的问题变得更加简单,让学生更快速了解知识。
        (二)由陌生到熟悉
        初中地理是新知识,为了让学生更方便地理新知识,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学要将知识熟悉化,比如,通过地图辨认方向。方向对于初中生来说很简单,但是带入地理知识中,通过绘制平面图,表示某个地区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学生会对其不感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地形开始表示,由小及大。学生可以先绘制教师学生之间的方向图,然后绘制学校各个区域的方位图,最后可以绘制城市标志性建筑的方位图,每一个方位图都有一个指向标,可以以学生现在在的位置为准,帮助学生更快捷制作地图,进而学会认识地理方向。
        (三)由静到动
        地理素材会有一些图表,表达的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课堂不够活跃。根据地理素材教学要让教材“动”起来,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掌握内容较少,通过实践让思维活跃。比如,在地球的公转学习中,教师可以位学生展示其示意图,教师可以为学生绘制地球公转的图示,听过画图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楚。如果学生仍然无法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演示,让学生参与到演示环节。教师在课上准备一个地球仪,然后教师让学生分组,然后依次进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自传的运动,从而了解季节变换的原因。教师要将教材活跃起来,需要借助相关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学的内容要严谨且有趣,让学生有兴趣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地理素材
        地理教学素材内容丰富,为了能够起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善于创新,灵活运用教材进行初中地理教学。地理教材中本土地理知识学生比较感受兴趣,教师在讲解教材中可以有意识地向本土地理知识靠近,带领学生转移教学方向,曲线救国。地理涵盖学科内容较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地理与其他学科互动教学。比如将地理于历史融合在一起,讲述大西洋和二战。由于二战时期战争的影响,德国进入地中海区域进行潜水,潜艇从大西洋出来就开始潜入深海,然后进行游动。潜艇通过大西洋进行游动,主要通过洋流的推动力,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存在着密度差,通过大西洋的表层进入深海比较容易,然后再通过地中海深层的运用力,促使其反方向运动。教师可以将该过程绘画,或者播放动画片段,让学生加深对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理解,对于其海域的盐度和密度有一定了解。
        (二)围绕教学目标选择素材
        在选择素材时,教师应该围绕地理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地理教学目标是所有地理教学活动的核心,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又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规定教与学的方向。评价地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地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所以,地理教学素材的选取必须以地理教学目标为指导,如果素材偏离教学目标,不符合教学目标的规定,那么这样的教学素材也是不能够使用的。[1]
        (三)注重积累生活素材
        教师在运用地理素材时,要拉近素材和学生的距离,可以多积累生活化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将地理知识更好应用在生活中。地理知识往往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解读,教师要注重挑选素材。首先,教师要从生活化角度挑选素材。教师教学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生活经验教学,地理教学有些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为学生描绘具体的画面,让学生脑海中有基本的理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高效。比如,在学习气旋和反气旋过程中,学生对于两者的认知较模糊,做题过程中经常混淆,教师可以举例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幻想情景,引起共鸣。气旋就像是漩涡,像我们生活中的螺旋盘,或者炒菜锅。当正着看的时候看作气旋,那么反过来就是反气旋。学生在解题中能够想到这个知识点,并且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类似事物也会想到知识点,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的画面描述能力越好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其次,从而学生角度选择素材。教师在选择地理素材时要从初中生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和成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初中生受年龄限制,许多事物接触较少,教师教学中学生无法引起共鸣,进而对课程不感兴趣。教师教学要从学生兴趣入手,课上多交流,引起学生共鸣。比如,在学习认识非洲的过程中,地理老师不再运用传统说教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非洲的认识。学生对于陌生的地理地貌想象力不够丰富,世界地理是非常奇妙的,需要学生多了解。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关于非洲的视频或照片,为学生讲述非洲,让学生拥有关于非洲的基本认识,不再是知识盲区。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爱看的影视剧进行教学,讲述各个城市、各个地区的地理风貌,让学生热爱地理课堂,上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小结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教师教学要注重教学生活化内容,带领学生探索地理未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2]
参考文献
[1]张文颖.浅谈生活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地理教育,2015(S2):57-58.
[2]田继承,纪庆艳.乡土地理素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