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贺胜桥镇余花小学
一直以来,每所学校、每个老师都在致力打造高效课堂。那么,怎样才是高效课堂呢?我以为,高效课堂一定是老师讲得少,学生参与学习的范围广、兴趣浓,课堂教学效果好。要让课堂达成“高效”的目标,教师需要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语文相较其他学科,知识涵盖面更广、外延无限,仅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是绝对难以实现课堂高效的。因此,要打造语文高效课堂,教师要以“实在、实用、实效”为标准,合理使用电化媒体,对语文课堂进行助力。
一、助力语文阅读,书声琅琅效率高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小学语文课本有许多诗词美文,值得一读再读。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途径,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一直强调“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作为教师,一定要少讲精讲,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还要懂得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的朗读助力。比如,教师可经常播放课文朗诵视频,让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抑扬顿挫的音调,以及紧扣课文的精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给学生的朗读以最好的示范指导,让阅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进而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
《花之歌》是一首热情澎湃的抒情诗,呈现出一幅幅四季更迭的自然画面,并以花的自述,这拟人手法,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含蓄地表达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化繁为简地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最终学生在读中很轻松地感知到文章的内容,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合理的使用多媒体,确实让语文阅读更高效!
二、助力语文实践,课堂精彩又高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有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演讲”。学生要演讲成功并非易事,因为演讲并非单纯的口头表达,它与一个人的读写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息息相关,融为一体。
同时,演讲还有许多技巧,如声音要清晰、悦耳,情绪要饱满,音量要适中,要根据演讲的语言调整语速、语气;站姿要自然、沉稳,能辅以适当的手势动作;要懂得用眼神与听众交流,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演讲的内容、语气和体态等等。
怎样才能高效完成这个语文实践任务,让学生学习运用演讲技巧,来一场精彩而激烈的演讲比赛呢?当然是请多媒体助力了!但是,关于演讲技巧的ppt、各种演讲的视频素材太多太多了,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学生最乐于接受、最实用的多媒体素材。最终,演讲视频“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因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演讲者演讲技巧成熟,每分每秒都能紧紧抓住听众的心,被我请进了课堂。课堂上,学生观看这个视频时,不时被演讲者极为风趣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更重要的是,学生亲眼见识了这精彩的演讲,一下子就将那些本觉得抽象的演讲技巧具体内化了。结果,学生们在演讲比赛中,学生们除了考虑演讲的内容,还特别注意语言的表现力,注意自己与听众的互动,连肢体动作也有一定的设计。正是因为有选择的使用了多媒体素材,语文实践才“活”起来,实现了课堂的精彩与高效。
三、助力名著导读,兴趣浓厚有效率
名著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名著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因此《课标》对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但名著导读课该怎样上,怎样在短短的40分钟里,导读完、导读好一本书,这应该是许多语文老师都会感到困惑棘手的问题吧!
这时,老师们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多媒体在名著“读前”“读中”“读后”全程助力,实现名著导读课堂的高效。如我们的“读前导读课”必须以兴趣为先导。那么就要针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来设计读书活动,找到让学生愉快地走进名著的切入点,才有可能使学生对读书活动真正有兴趣。很多名著都已经搬上了荧屏,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视频片段来作为阅读名著的切入点。如在教学名著导读《武松打虎》时,我播放了两个精彩视频小片段,通过视觉、听觉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主体与文本的距离,使之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读中研读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研讨焦点问题,深入研读文本,从而提升阅读层次。如导读《少年闰土》时,观看小说《故乡》选段,让学生感受多媒体教学的魅力。“读后分享课”,更是可以运用口头报告、现场表演、多媒介融合等多种形式分享、展示、汇报读书成果,并进行评价反思。可以说,有了多媒体的助力,名著导读课堂才能更高效!
总之,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合理使用电教媒体,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效益实现最大化,最终让成功打造高效课堂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