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武定民族中学6516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学科学段教学都相继开展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工作。而高中语文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面对新课改,传统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前言: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学修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课标也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一、巧设问题教学情境,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由于长期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以致于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都承担着高考升学以及学生家长的多方压力,这也导致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习惯于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是却忽视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既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所以,针对这一现象,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而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基本认知冲突,有效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询问:“同学们,你们能否用一个词语或者是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认为的秋天?”随后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进行作答,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建构能力。紧接着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要求学生找出作者笔下“故都的秋”都具有哪些特点?还要让学生回答出是从哪些文字中体会到这些特点的?从而能够让学生们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进行引导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创新以读促写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随着作文在高考语文成绩中所占比分的增长,写作教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再加上,当下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师都盲目地认为写作教学往往收效甚微,所以许多高中语文教师都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基础知识和应试技巧的教学上,进而导致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低。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能够注重加强写作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创新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这篇文章讲述了不同阶段的爱,以及将父爱与母爱进行了理性的比较,旨在让学生能够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促使学生对爱的认识能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最后,在确保学生领悟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之后,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将父亲与母亲对自己的爱写下来,并试着像文中的作者一样以理性的角色来重新思考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从而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新课标一再强调,现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进而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处于课堂教学绝对主导者的身份,进而能够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可以积极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要求各小组成员能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和观看视频影像,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我国建筑的主要特征,并进行总结和整理,最后要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在课上进行展示。从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和文化传承素养。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当在确保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此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理应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切不可一味地追求高分,因而忽视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素质教育优势。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进而能够通过巧设问题教学情境,创新以读促写教学以及开展合作探究教学的方法,注重激活学生的语文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于红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教学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1):83-84.
[2]王杰.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