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读露西•艾尔《莉娜的邀请》有感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2月   作者:程伟光
[导读] 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本•华纳或许知道答案。他是《莉娜的邀请》中的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莉娜的邀请下,从现实世界来到精神世界。在莉娜的带领下,本•华纳莫名其妙地参加了一次又一次激烈而精彩的哲学辩论,在虚幻与真实的双重演奏下,本的生活之歌会更和谐更美好吗?小说通过帕里斯裁决的神话操演,柏拉图理想的世界建构和苏格拉底智慧的结局安排,让主人公去体悟哲学使生活更美好。也许答案是暂

程伟光    景德镇陶瓷大学  333000
【摘要】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本•华纳或许知道答案。他是《莉娜的邀请》中的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莉娜的邀请下,从现实世界来到精神世界。在莉娜的带领下,本•华纳莫名其妙地参加了一次又一次激烈而精彩的哲学辩论,在虚幻与真实的双重演奏下,本的生活之歌会更和谐更美好吗?小说通过帕里斯裁决的神话操演,柏拉图理想的世界建构和苏格拉底智慧的结局安排,让主人公去体悟哲学使生活更美好。也许答案是暂时的,结果是不确定的;问题是永恒的,过程是真实的。
【关键词】哲学;莉娜的邀请;帕里斯裁决;柏拉图理想;苏格拉底式智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ISSN1672-1128 (2021)02-063-03

        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这个问题就像“哲学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试图从中得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答案的企图,注定是枉费心机。正如,有多少位哲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哲学的界定和阐释一样;不同的人对哲学本身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其赋予生活的意义和态度自然不同。哲学是怎样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在何种程度上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没有哲学生活就不美好吗?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对哲学的认知,还涉及对生活的体悟。
        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苏格拉底说,那当然更美好,因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去过。维特根斯坦认为,在寻常人的生命中,哲学不起作用;真正的哲学,是专家们的事,就不该普及。那么,谁更接近真相呢?在各执一端的同时,两位哲学家皆能自圆其说。他们明知找不到一致认可的答案,仍要坚持不懈地固执己见。这就是对哲学精神与生活真谛的完美诠释和生动演绎,哲学与生活的奥秘就在于去爱去追求的此岸过程,至于彼岸的结果,那是留给我们的信仰。
        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本•华纳或许知道答案。他是《莉娜的邀请》中的男主人公,在女主人公莉娜的邀请下,从现实世界来到精神世界(亦称死亡世界或哲学世界)。在莉娜的带领下,本•华纳的魔幻现实生活之旅拉开了序幕。他莫名其妙地参加了一次又一次激烈而精彩的哲学辩论,在虚幻与真实的双重演奏下,本的生活之歌会更和谐更美好吗?也许答案是暂时的,结果是不确定的;问题是永恒的,过程是真实的。
        一、神话操演下的“帕里斯”裁决
        海洋女神忒提斯和珀琉斯邀请众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只有不和女神厄里斯未被邀请。愤怒的厄里斯从赫斯佩里德斯的果园里采了一只金苹果,写上“给最美的女神”几个字,把它扔在婚宴上。结果,赫拉、雅典娜和阿芙罗狄忒三女神为金苹果相互争执不下。宙斯拒绝做裁判,让赫耳墨斯带着金苹果同三位女神去找帕里斯来裁决。最终,小王子掷财富和权势、智慧与魅力不顾,宁愿被爱和美俘获,把金苹果判给了爱神阿芙罗狄忒。
        神界对“美”无法作出评判,尤其是对于神界的女神来说更是如此。都认为自己是最美的,皆有超凡的理由和禀赋来证明自己的美。她们是神,居有凡人所没有的资质和位格,三女神毫不含糊,理所应当地以为金苹果属于自己。“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忒在神的谱系中的地位,意味着在古希腊男性的心目中,权力和婚姻、爱情、智慧的地位。故而金苹果的归属就连宙斯也决定不了。”[1]不能裁决谁是最美的天神难题转交给了人间的英俊青年——帕里斯。
        帕里斯在爱与美的诱惑下,把金苹果判给了阿芙罗狄忒。爱神兑现了她对帕里斯许下的承诺,让他娶到了人间最美的妻子——海伦。当使者赫耳墨斯把金苹果递给帕里斯时,他不啻是给了他一个谁最美的选择;而帕里斯把金苹果递给阿芙罗狄忒时,也同时回答了爱能战胜一切的答案。这个信仰爱情的人最终得到了神的回报,在美的裁决和爱的践履过程中,美与爱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爱的诱导下,美成为爱的追求对象;在美的召唤下,爱成为美的内在动力。
        “神话是一切文学作品的铸范典模,一切伟大作品终将会重新出现它的叙述故事,”[2]作者在男主人公本的情节叙述上是帕里斯裁决的神话故事操演。在虚构的精神世界中,苏格拉底和维特根斯坦两位哲学家打赌,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这场赌博的输赢,不仅事关说服对方,还将决定着一位任期长达2500多年的总统是否能够继续连任。苏格拉底说:“要是我输了,我就体面地下台。我将辞去精神世界总统之位,而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从此就可以掌权了。”[3]精神世界自身根本无法评判,必须由现实世界的人来裁决。在超验世界中,苏格拉底和维特根斯坦无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彼此说服不了对方,只能由经验世界的人来证明。于是,莉娜邀请本来精神世界,让其体认到他的生活会因哲学而变得更美好。
        现实世界凡人何其多,莉娜为什么没有邀请别人却偏偏是本——一个15岁的帅气男生,本为什么恰好符合精神世界的选择标准呢?原来,本的行为方式和长相像莉娜在现实世界中的爱人,遗恨的是莉娜在30年前已死去了,被邀请成为精神世界的成员。她为了让现实世界中的爱能在精神世界中得以继续或补偿,“渐渐地,她真的喜欢上了他。”[4]他也是喜欢她的,甚至是爱她的。尽管他们的爱是跨越时空,乃至不真实;不真实到本无法向别人提起;不真实到虚无飘渺。
        问题的答案便不言而喻了,本肯定且必然会说他的生活的的确确因哲学而变得更美好了。当本最后一次来精神世界时,苏格拉底深深吸了一口气,“我们想知道的是……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哪怕……有一点点都行。”[5]本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好好享受了几秒钟,接着又看了看莉娜的眼睛,莉娜努力让头部保持不动,眼里却传递出强烈的信息,让他回答“是的”。“是的。”本说道,“能到这里来,我真的很高兴。”他对莉娜笑了笑,“我的生活比以前更美好了。”[6]这种眉来眼去,眉目传情的书写,让人体味到爱与美的高尚和逼真。无论是在精神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想望与渴慕,自始至终都和爱纠缠在一起,是爱与美的谐和打破了经验界与超验界的隔膜。基于爱与美的高度统一,就不难想象帕里斯为什么会把金苹果判给爱神,也不难理解本为什么会把真理判给苏格拉底而不是维特根斯坦。难怪维特根斯坦一腔酸涩地问道:“爱总是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吗?”[7]
        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帕里斯和本都是在爱与美的授意下作出的自我选择,若现实的写照和体验果真如此,那就说明我们对爱与美的追求遮蔽了问题的本性。因为小说的结局并未因本的回答而告终,何况维特根斯坦还没彻底认输,进而认为智慧的内驱力是爱。
        二、精神世界中的“柏拉图”理想
        在莉娜的带领下,不明真相的本通过浴室旁的橱柜来到一个仙境般的世界,这里没有四季变化、国籍和炸薯条,连狗也会说话,土著居民大多是早已离开了人世千百年的哲学家、诗人……这个奇幻般的世界即是精神世界。本在精神世界中有过一面之缘,甚或与之交流的人不是哲学家就是准哲学家,在他见过的哲人中,其中一位是柏拉图。
        柏拉图在书中只出现过一次,是以一种很现代的理想方式出现的,出现后便消失无踪。在精神世界中,柏拉图一向以自我为中心,目空一切。他想把这里当成乌托邦共和国来管理,谁都不理睬他。他处处实践自己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又不受人欢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人都烦透了他。当然,人们对他的讨厌,跟讨厌的柏拉图理念比起来,就不那么讨厌了。作者借莉娜之口,一方面阐释了柏拉图理想国实践方案的理想性;另一方面以小说家之言澄清了柏拉图与苏格拉底之间的一段师生公案。但岂是他俩在精神世界中和好如初所能道尽的!?
        其实,小说中所虚构的精神世界即柏拉图所坚守的理念世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巧妙地运用现代技术并借亚里士多德之手,预先把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打通,不再是柏拉图那种“分有与摹仿”之类的诗意呓语。而是基于爱与美的谐和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依照规定能去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人在特定条件下可被邀请到精神世界中来。



        柏拉图的理想国家图案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却在精神世界中成为虚拟现实。在精神世界中,哪怕人人烦他,讨厌他,他仍在执着地处处践行他的理念。他为什么如此地坚毅执着,原因就在于他的理想在精神世界中成为真实。这也许就是人们对他的讨厌,跟讨厌的柏拉图理念比起来,就不那么讨厌的缘故吧!诚然,小说家虚构的精神世界和哲学家建构的理念世界乃是有别的,但这种差别仍是建立在哲学思维之上。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是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8]唯有真正的哲学家们掌握政权,柏氏的理想国家图案才能实现。即使不能完全实现,但可无限接近。理念世界的构建与实现的根本途径和支撑点是哲学王。作者所虚构的精神世界的统治者正是哲学王苏格拉底,其情节展开既是围绕“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为中心,来决定精神世界未来的统治者是苏格拉底还是维特根斯坦,他们两人理应都称得上是柏氏眼中心中的哲学王。
        柏拉图在整部小说中,仅以侧面方式出场过一次。其时空设计与情节铺排处处都有柏拉图的影子。小说中的精神世界即柏氏的理念世界,精神世界的理想统治者恰是柏氏所说的哲学王,柏拉图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在作者心灵中和这部哲学小说中得以实现。但吊诡的是,作者以理念世界为原型虚构了精神世界,又以离奇的出场和侧面描写来烘托。仿佛折射出,普通民众是不会拥有真正的哲学,只有极少数杰出的人才能成为哲学家的柏氏观点。这是否隐含着对维特根斯坦观点的坚定支持呢?
        三、没有定论的“苏格拉底式”结局
        哲学史上的苏格拉底生得很丑,死得很美。尽管他的长相奇丑无比,可丑陋的外貌掩盖不了那颗牛虻般善良的心,正是这种热忱与使命,像磁场一样吸引了一批热血青年跟随他一起追求智慧。有些人受不了牛虻般爱智之针的刺痛,内心的愤懑与羡慕嫉妒恨郁积成一把铁钳,直至把他捏死方泄心头之恨。
        那起小人给这位爱智者欲加“渎神”和“蛊惑青年”之罪,把他送上了法庭。他原可通过理性的狡计,藏针吐蜜,阿谀奉承一翻,或是“哭哭啼啼哀求法官,把一些小儿女和众多亲友带到大家面前博得哀怜”[9]来求告免罪;即便判了死罪,他也可听从克里托的劝告成功越狱,到其它城邦去安享余生。但神圣的使命和荣誉告诉他,“宁愿作了那种申辩而死,不愿作出另一种申辩而生” [10],“死乞白赖要再活下去,为了活命不惜把最神圣的法律踩到脚下!”[11]就是亵渎城邦,亵渎法律;那不仅是真正的犯罪,还默认自己真的犯了罪。
        苏格拉底在神的指点下英勇赴死。在他看来,“死要么就是一场没有梦的睡眠,——那显然很好,——要么就是灵魂移居到另一个世界里去”。而且“如果一个人能和奥尔弗斯、和缪索斯、和赫西俄德、和荷马谈话,那他还有什么东西不愿意放弃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让我一死再死吧!”[12]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可以和其他遭受不正义而死去的人们谈话,而尤其是他可以继续他对于知识的追求。“在另一个世界里,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提出了问题,就把他处死的,绝对不会的。而且除了比我们更加幸福而外,他们还是永远不死的,如果关于那里的说法都是真的话。”[13]
        “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14]。他的一生,始于寻智,终于殉智。他的死,是雅典的悲剧,更是希腊的悲剧。有人调侃说,若苏格拉底不对另一个世界的幸福生活抱有幻想和希冀去死的话,那他就死得更伟大。但只要是出于一种内在生命的驱动和使命而死得合适,就死得很美,何况他已有不死的机会和资本。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一个适时的死并不被解释为由一种外部力量造成的生命的毁灭,而是被解释为它的内在的必然的结局。”[15]他的死,不仅很美,也很伟大。正如德国希腊哲学研究专家策勒尔所说:“苏格拉底之死是他的事业的最伟大的凯歌,是他一生无尚的成功,是哲学和这位哲学家的礼赞。”[16]哲学史家文德尔班也认为,苏格拉底的死成就了他自身及其哲学,“变成了他最大的光荣”[17]。
        作者为了证成这种美的伟大和伟大的美,让苏格拉底生活在他死之前所向往的另一个世界——柏拉图式的精神世界。在那里,他是集权力和智慧于一身的总统,可以和任何成员交谈、提问、辩论,且不会因他的牛虻个性而判罪。正是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本才会被邀请到精神世界中去参与各种关于哲学问题之类的辩论,辩论之后肯定是得不出什么一致的结论。这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智慧辩证原则,因为哲学问题原本就没有真正唯一的答案和结论,有的只是这个不断追问和思考的过程。
        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苏格拉底与维特根斯坦之间的赌博和辩论没有普遍必然性的结论。从表面上看,结局似乎是苏格拉底赢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维特根斯坦说:“这次你赢了。你已经证明,哲学可以让这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可是,你并没有证明,哲学可以让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变得美好起来。”[18]
        苏格拉底觉得胜利的滋味是如此甜美,可维特根斯坦并没有完全认输,因为“一只盒子里躺着条甲壳虫,并不表明,每个盒子里都躺着条甲壳虫。”“一个例子不能证明一条普遍的规律。一只白天鹅不能证明所有天鹅都是白的。然而,要证明并不是所有天鹅都是白的,只要一只黑天鹅就够了。”这种思维逻辑,苏格拉底不会不明白,他反问道,“所以,我得到世界上去一个人一个人地教他们哲学,让他们觉得高兴,只有这样你才会相信我是对的?”[19]
        从经验事实上看,维特根斯坦不得不承认,在本身上的实验,部分证明苏格拉底是正确的。可是,说不定本只是一个例外。世界上能有多少人像本呢?也就是说,个别经验事实的证明并不能推出普遍必然性的正确。因此,哲学让你的生活更美好了吗?仍是一个苏格拉底式悬而未决的问题,面对这一形上难题,就像苏格拉底面对“对话难题”一样,他在结尾处并没有像一位拥有知识的专家那样教授给我们有关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本质,相反,他只是提出隐含在对话者们的观点中的更为棘手的难题,他依然在寻找答案和本质的路上,而不是自以为已经获得了它。它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有也是暂时的。当苏格拉底宣称追求智慧这个不可企及的目标是人所能做的最好之事时,有没有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并不能阻止我们去研讨追问的步伐和内心痴迷的信仰。也许我们找不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答案,但答案一定会在本或者类似于本的人身上有所体现,有所开悟。
参考文献
[1]蒋建梅.“赫拉克勒斯选择”与“帕里斯选择”原型在西方文学史中糅合流变的简略谱系[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0
[2]叶舒宪著,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6页。
[3]露西•艾尔著,苏德超译.莉娜的邀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4]同上,第320页。
[5]同上,第334页。
[6]同上,第334页。
[7]同上,第296页。
[8]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26页。
[9]柏拉图著,王太庆等译.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页。
[10]同上,第25页。
[11]同上,第34页。
[12]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7页。
[13]同上
[14]同上
[15]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著,何怀宏、廖申白译.伦理学体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6页。
[16]E•策勒尔著,翁绍军译.古希腊哲学史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17]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哲学史教程: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1页。
[18]露西•艾尔著,苏德超译.莉娜的邀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4页。
[19]露西•艾尔著,苏德超译.莉娜的邀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7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