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讲好新时代爱国主义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10月30期   作者:  周世侠
[导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

        周世侠
        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   河北省唐山市  063600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教育必须提供的一堂人生必修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应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爱国情怀。
        关键词:青少年;新时代;爱国主义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来开展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要让青少年能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学校和教师要能够作为主导的路线,通过联系事实,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少年爱国主义的教学也是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属于德育的教学方面,毕竟如今的社会在不断发展,多元化的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要能够在中国梦的指导之下来开展爱国主义的精神教学。
        1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
        一是指导思想的时代性。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要运用时代孕育创造的新思想、新理论开展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发展的科学指导。二是教育对象的确定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其本质属性是坚持育人为本。三是意识形态性。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以培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目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四是内容具有全面性。《纲要》指出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八个方面。五是价值取向性。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加深青少年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教育青少年自觉地爱自己的国家、同胞,爱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和大好河山。六是活动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各个阶段实施的衔接性、各个环节的连贯性以及日常教育的持续性,也就是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持久地渗透到青少年的知识学习、业务工作、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七是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八是时间的紧迫性。目前特别紧迫的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2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
        2.1增添爱国主义教育新内容
        新时代对青少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相统一、爱祖国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要高度重视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实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中,将其转化为青少年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让青少年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增强爱国主义的实践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才能国家富强。香港问题如今形势严峻,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香港的青少年自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问题,没有意识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现在的中国已不再是以前任人宰割的中国,他们缺乏正确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要强调这一点: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歧视、区别对待任何一个民族,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不仅仅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青少年,通过教科书的学习,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都有一定了解,而对于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却知之甚少。历史实际上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有效的清醒剂。

新时代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广泛开展党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引导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学习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从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什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认识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历史观、大局观,坚定青少年对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
        2.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新活动
        新时代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将其转化为爱国的实际行动。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要自觉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责任,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去,引导青少年理性爱国;课下也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回顾国家奋斗发展的过程,让青少年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也可以依托自然人文景观或重要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整体队伍建设
        《纲要》要求“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第一,着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专业教师整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夯实理论功底;塑造思政教师爱国主义情怀,完善良性循环的新老爱国主义教育者更换体系,改善与优化师资结构,增强与提升师资水平。第二,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充足,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的课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有充足的经费。另外,还应全力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力量,确保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无缝连接。
        2.4发挥社会协同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综合施策。要围绕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统筹推进、协同联动,有效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探索构建全方位、常态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机制,形成同向同行、有机衔接、效果叠加的整体效应。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深度开发融教育性、知识性、文化性、体验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产品,引导青少年以寓学于游的方式重温红色记忆,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深入挖掘重大纪念日、重要事件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演讲、快闪等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的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大力宣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广大青少年勤奋学习、向上向善,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实施青少年爱国主义的精神教学首先要能够明确造成当前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薄弱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多多开展一些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活动,只有学生具有正确的爱国主义意识,他们才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去。
        参考文献
        [1]董桃莉,贾云卿,陈思展.实施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具体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9(29).
        [2]王静.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与审美教育[J].快乐阅读:下旬刊,2020,000(002).
        [3]何建华,陈智慧.高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探讨[J].沧桑,2019,000(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